环保作文开头结尾摘抄,环保主题作文新颖开头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24 09:05:46

作文素材 | 高考作文 | 素材摘抄

模拟题一

陈独秀先生的《敬告青年》一文发表于1915年9月,是他为自己主编的《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所写的发刊词。文中说,“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强调青年对社会的重要作用,并就此对青年提出六条希望: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先生所处的时代黑暗动荡,百弊丛生。而如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那么先生当时对青年提出的六条希望在当代是否仍有意义?请选择你感触最深的一条论述。

要求:透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考场佳作】

“退隐”非吾志“进取”摘星辰

陈独秀先生的《新青年》发刊词强调青年对社会的重要作用,对当时青年提出的六条希望在当代仍有重大意义。先生所处的时代“黑暗动荡,百弊丛生”,但他依然能扛起民族觉醒的大旗,号召青年为社会做贡献。如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作为当代青年,不能“退隐”而坐享富贵,应当积极“进取”,共创祖国美好未来。

“凤鸟不至,河不出图”阻挡不了仲尼周游列国的脚步,大有可为的时代,当代青年又怎能选择“退隐”?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是后人对孔子的评价。然而孔子所处的时代“凤鸟不至,河不出图”,但他没有选择“知其不可而不为”的退隐,而是选择了“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周游列国。虽屡屡碰壁,但他没有退缩,毅然选择授徒讲学,著书立说,让儒家思想根植于中华文化血脉。他向世人树立了榜样,如果在“累累如丧家之犬中”他选择退隐,怎能有如今仁政思想的光芒!当今的时代是大有可为的时代,作为当代青年又怎能选择“退隐”呢?

“风雨如晦,百弊丛生”浇灭不了陈独秀创办《新青年》的热情,大有可为的时代,我们当选择“进取”。

风雨如晦,百弊丛生,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唤醒国人;“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李大钊为革命理想献出宝贵的生命;“禾下乘凉梦,躬耕稻田中”,袁隆平把毕生献给“让人民吃饱饭”的理想。当今中国处于百年之未有的大变局,作为如朝阳的青年,我们当选择积极“进取”。

“踔厉奋发,笃行致远”的时代使命要求当代青年应树立“进取”摘星辰的志向,并为之奋勇向前。

全红婵十四岁东京奥运夺冠,惊艳世人;谷爱凌十八岁北京冬奥会勇夺三枚奖牌;苏炳添超越伤病和年龄成为“亚洲飞人”。他们都是积极进取的当代青年,把自己的理想建立在为国争光上;勇敢奋斗,超越自我,赢得喝彩,为国争光。通往梦想的途中会有坎坷,但我们要不忘初心,勇敢进取;踔厉奋发,披荆斩棘;笃行致远,星辰可期。时刻告诉自己“退隐”非吾志,“进取”摘星辰。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我们当不负韶华,不负国家。“退隐”非吾愿,“进取”摘星辰,让我们踔厉奋发,共赴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环保作文开头结尾摘抄,环保主题作文新颖开头(1)

模拟题二

《愚公移山》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展现了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但现在人们对“愚公移山”的意义和价值出现了不同的观点:诗人席慕蓉说,应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种遇到山就觉得他挡了自己的路的行为,显然是不环保的。北大教授金克木先生说,“愚公移山”是神把山搬到别处去堵别人的大门而已。我国哲学史学家严北溟先生提到,“愚公移山”原意在于打破世人急功近利的眼光,应像愚公那样“忘怀以造事,是无心而为功”。

班级读书会上,大家围绕“愚公移山”的意义和价值展开讨论,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立意:

1.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守护绿水青山。

2.“移山”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3.忘怀以守山,无心而为功。

4.深谋远虑,久久为功。

5.学习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

6.移山害大于利,守山利己利人。

范文展示

人与自然应和谐共处

郑镇濠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今天发言的主题是“人与自然应和谐共处。”

《愚公移山》的故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愚公不畏艰险、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愚公移山”的意义和价值有了新的看法。我比较赞成诗人席慕蓉的说法:“遇到山就觉得它挡了自己路的行为是不环保的。”

《愚公移山》中,愚公是把山的土都挖走,我们在赞叹其坚持不懈的精神的同时,却忽视了他移山带来的危害:树木,泥土在愚公的一铲一铲中丧失了活力,丢掉了生机,水土流失加剧,动物的栖息地被破坏,生存环境压缩,甚至只能被迫离开……放在当代,移山的行为是典型的破坏环境的行为。遇到山就觉得山挡了自己的路,就要把山移走的思维模式就是不环保的,归谬一下,如果河流挡住了路,那就要把河填平么?

同学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类唯有尊重自然,保护生态,才能实现永续发展。

反观当下,环境污染的问题依旧严峻,白色污染、垃圾围城、雾霾等现象依旧存在。近年来,患呼吸道疾病的人数大幅度增加,仅2019年增幅就超过40%,被污染的空气成了流动的毒药,侵害着国民的健康,刺痛着国人的神经。如果一味强调“愚公移山”式的开发,推崇征服自然的价值观,那么在不久的将来,蔚蓝的天空和清澈的河水将不复存在。

自然和人密不可分,面对山,我们就要让青山更青;面对水,我们就要让绿水长流。

塞罕坝,曾经的荒凉之地,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终于披上绿衣,塞罕坝人没有因为条件的艰辛而选择放弃,他们扎根在荒漠上,为贫瘠、枯燥的黄沙带去勃勃生机,他们有愚公的执着,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播种希望。同样的,在近2000公里的青藏铁路沿线,分布着11个现有及规划中的自然保护区,其中包括著名的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铁路两侧经常活动的珍稀野生动物有10多种,其中包括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等。为保护这些珍稀动物,青藏铁路的设计者详细地研究了它们的活动和迁徙规律,并在铁路沿线设置了30多处供野生动物穿越的专用通道。

在我看来,人与自然应和谐共处,不要像愚公那样坚持不懈地移山,而是要像愚公那样坚持不懈地守护绿水青山。要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各方合力。作为政府,需要加强立法,严惩污染环境的企业,倡导环境保护的理念;作为学校,需要从娃娃抓起,积极宣传环保知识,开展“光盘行动”;作为社会大众,需要自觉使用环保袋、对垃圾进行分类。我们可以把“愚公移山”的韧劲用在合适的地方,为生态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守护生态,与自然生态和谐共处,因为保护生态,功在当代,却会利于千秋。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