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也叫俏皮话,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由两个部分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语的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现实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最近看到两本村社志书,其中均有歇后语内容,收集到的歇后语多达300多条,大致可以分为五类:一是拿人说事的,约占24.5%,二是拿动物说事的,约占29%,三是拿植物说事的,约占2.2%,四是拿神仙僧人说是的,约占7.3%,五是拿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和事物说事的,约占37%。
仔细欣赏这些林林总总的歇后语,可以从中发现一些鲜明的特点。
其一,形象不佳、遭人鄙视的人和动物占比很高。其中,在拿人说事的歇后语中,占比最高的是拿身体残疾和有缺陷的人说事,多达35条,占45.5%,这一方面说明残疾人的身体缺陷十分显眼,借此创作出来的歇后语形象生动,容易传播,另一方面,也说明那个年代整个社会还没有形成尊重残疾人的文明风气,今天已是文明社会,我们则必须尊重残疾人的人格,尤其不能当着他们的面说与之相关的歇后语。
在拿动物说事的91条歇后语中,占比最高的是屎壳郎,共15条,占16.3%;其次是癞蛤蟆,12条,占13%;再向后,依次是狗(7条)、黄鼠狼(7条)、老鼠(6条);拿神仙僧人说事的歇后语里,最多的是猪八戒,以8条位居榜首,而《西游记》则是四大古典名著中诞生歇后语最多的。这些得票居多者,多是形象不佳、遭人鄙弃的动物,或是被丑化了的猪八戒,从中可以窥见中国社会的是非善恶价值观念。
其二,风趣幽默,好记难忘,是歇后语的一大特色。歇后语大多不是出自文学家之手,而是产生于民间百姓之中,产生于日常生活之中,所要表达的意思普遍寄寓生物事物之中,所以鲜活生动,加之想象奇特,诙谐幽默,所以很容易记忆和传播。如,狗掀帘子——全凭嘴,阎王爷断案——鬼话连篇,放屁打阿嚏——两头忙,光腚坐板凳——有板有眼,扎彩匠不给神磕头——谁不知谁的,等等。
其三,巧妙借用谐音,语意非此而彼,是歇后语的一大重要特色。如:外甥打灯笼——照舅(旧),姥姥哭儿——没救(舅)了,老嬷嬷跳井——尖脚(坚决)到底,二大爷铡草——撅腚(决定)一切,敞开窗户吹喇叭——鸣(名)声在外,飞机上挂暖壶——高水瓶(平),狗皮挂在墙上——不像话(画),炒咸菜不放酱油——有盐(言)在先,等等。
其四,寄寓哲理,给人启迪,是歇后语的又一鲜明特色。很多歇后语不仅幽默风趣,而且揭示了一定的人生哲理,更容易记忆传播,富有长久的生命力。如:武大郎收徒弟——高的不要,哑巴吃饺子——肚里有数,鸡抱鸭子——干操心,泼出去的水——难收,老鸹飞到猪身上——看见人家黑、看不见自己黑,家雀子跟着蝙蝠飞——打食的打食、熬眼的熬眼,蚊子咬菩萨——没人味,砌墙的砖头——后来者居上,丫髯带钥匙——当家不作主,洗脸盆里扎猛子——不知深浅,等等。
其五,有些歇后语具有很强的地域特点,并与方言和地产品相结合。如,小秃子长络腮胡——要别着干,一个小孩俩棒槌——够玩的,龟腰子入殓——不实落等。对此很好理解,因为社会与自然的客观存在是歇后语创作的源泉,当地没有的东西,不可能凭空编出歇后语来。而普遍存在于全国各地的共同事物,其歇后语则是相同和相似的。如: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瞎子点灯——白费蜡,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等,几乎全国各地都有,大同小异。
总之,歇后语是中国方言中的瑰宝,我们应当好好保护传承,并根据新的时代、新的生活不断创造出新的歇后语来。(三城客2023年7月于烟台)
壹点号石榴园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