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和曾巩,是唐宋时期的文学巨匠,也是当时重要的藏书家。仁宗时期,国家藏书有三万多卷,而欧阳修收集各类图书超过了一万卷,生活拮据的曾巩家中藏书更是达到了两万卷。可见,个人的文学修养与读书有着密切的关系,书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其实,古代图书出版并不发达,它经历了数次演变之后,方才变成如今这般模样。
- 萌芽期
图书至少包括三个要素:符号、信息和载体。符号和信息由文字和图像等组成,记录符号和信息的载体,称为出版。《说文解字》认为版应该是“判也, 从片。”出版只是母本而已,载体材质的选择,对符号和信息的保存、移动、复制和传播有重要作用。
最早的“图书出版”是口口相传。孔子坚持“述而不作”的原则,对先前的口传典籍进行整理,形成了经典的“六经”。西汉时期,汉武帝设立了五经博士,以口授方式专门传播儒家经典。这种口传的方式既对保存旧典的编辑,又是传播流通的载体。
- 发展期
《墨子·明鬼篇下》提到:符号和信息“又恐后世子孙不能知也, 故书之竹帛, 传遗后世子孙。咸恐其腐蠹绝灭, 后世子孙不得而记, 故琢之盘盂、镂之金石, 以重之。”墨子颇有建设性地提出了好几种图书出版方式。
“书之竹帛”说的是用竹子或丝帛为载体制作的各类书籍。竹子具有加工简单、取材方便、成本低廉、不易朽腐等特点,削成狭长的竹片,叫做“简”,竹片编成的书,称“简策”。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每天查看的简策多达一百多斤,数量庞大,内容庞杂。
与简策类似,“版牍”也是最早出版的图书之一。版牍用的是薄木板,没写字的是“版”,写过字的成了“牍”。简策和版牍的相同在于,它们都是毛笔书写,写错了可以用刀刮掉再写。不同之处在于简策比较接地气,相当于简装图书,受到民间的青睐,版牍成本较高,类似于精装图书,只有皇亲贵胄才能用得起。
1942年,长沙子弹库的楚墓中,出土了一件帛书。它长38.5厘米,宽46.2厘米,共有九百多字,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帛书。先秦时期,常以“竹帛”并举。帛书是以白色丝帛为媒介,承载着书写记录的功能,只不过丝帛价格昂贵,它的使用范围仅限于达官贵人。
商周时期,钟鼎盛行。在青铜铸造的容器、乐器、兵器等器形上,铭刻“金文”,已是常态。金文坚固可靠,便于复制,还是一种特殊的出版方式。《金文编》中收录了3722个文字, 其中可以识别的字有2420个。作为发展期的图书,简策、版牍、帛书与纸质书相近,金文向电子书靠拢,各取所需,相互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