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 刘 忠
亲爱的爸爸妈妈:
又是一年中秋节,特别想念你们,发自内心想给二老写一封信,今天终于提起了沉重的笔。
妈妈不识字,就让爸爸念给您听,爸爸文化虽然不高,只是在刚刚解放时上过三个月的夜校扫盲识字班,但爸爸很聪明,当年全乡三百多人上夜校,爸爸考试一直保持第一名的好成绩!当了一辈子的村*,经常看报纸,加上勤奋好学、不耻下问,常用字只要写得工整些,基本都认识。我今天尽量写得标准些,把家庭近况向爸爸妈妈汇报一下!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今天爸爸离开我们第八个年头,妈妈离开我们已经三十六年了,现在写封信已无详细的地址可发,但愿爸妈的在天之灵能看到……
(作者父母唯一的一张合照)
爸爸妈妈,特别是妈妈,您离开我们已太久太久了,您在四十二年的短暂生涯中,可以说没有真正享过一天福,现在我每天上班路过街心公园时,看到大爷大妈在锻炼时,迈着矫健的步伐、跳着广场舞、唱着红歌、拿着大红扇子、穿着红花柳绿的艳丽服装、满面红光、神采奕奕……我带着好奇,趁他们活动的间隙,上前礼貌地问道:“叔叔,您今年多大了?”老人自豪地回答:“八十六岁啦!”再问身边的阿姨:“姨姨,您高寿?”“我已满八十三岁啦!”天哪!妈妈,即使您健在,到现在也才七十七岁啊……
您走的时候除了我姐姐成家外,我的弟弟妹妹们还未长大成人,我虽然读了大学,但还没有毕业。如今,您的六个子女都早已成家立业,生活都挺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遵纪守法,很有出息,都已做出了不错的业绩。您的孙辈们也已逐步长大,有的在读中学、有的在念大学,有的在读研究生、有的走上了工作岗位、有的已成家立业……
在孙辈中,您仅见到我姐姐的两个孩子。您远去山西伺候我姐坐月子,就在我姐姐二闺女满月的那一天,您却噶然而去,客死他乡!“子欲养而亲不待”,我现在工作已满三十六年了,您在世时却未能花上我挣的一分钱,因为我当时大学还没毕业没挣工资了,这给我的人生留下了无尽的遗憾……
过去农村,几乎家家都很困难。母亲是个要强的人,宁愿自己节衣缩食,也要把我们培养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还是农村集体所有制,生产队按照农民一年来从事农村生产劳动挣的工分多少来分配粮食。我家由于人口多、挣的工分少,分的粮食就更少了,几乎年年不够吃。小时候在家里吃一顿白面馒头简直就是奢望。
记得小时候村里没电,每到傍晚,家里点着一盏昏暗的小煤油灯。每天晚上我们都睡着了,母亲还坐在煤油灯下的土炕上,给孩子们不知疲倦地做衣服、补衣服、纳鞋底、缝袜子……有时我半夜小便醒来,看见妈妈仍然在一丝不苟地做着针线活儿,我就说;“妈快睡哇?”妈妈说:“不着急,再做一会儿!”当我们第二天早上醒来时,不知母亲什么时候起的床,早已给我们烧好水、做好早饭了。督促我们赶紧起床,给我的弟弟妹妹们穿好衣服、帮着洗头洗脸、吃完早饭、整理好书包,生怕我们上学迟到了。
送我们上学以后,您就匆忙地赶到地里挖猪菜、兔兔草。不到中午就得赶回来做一大家人的饭,喂猪鸡兔等。我们的衣服、读书的费用全部都是靠妈妈勤劳的双手养的猪、鸡、兔子挣的钱。
每当吃饭时,您总是先让孩子们、爸爸吃饱,最后您把我们剩下的饭再简单地吃上几口……记得妈妈在世时,家里几乎没吃过一次纯白面馒头!由于家里白面少,您心灵手巧,我们常吃的白面、莜面混在一块儿烙的饼子、白面加莜面、白面加玉米面一起蒸的馒头……
上初中时,在公社中学住校,每周日下午去学校时,妈妈周六就给我做好馒头片或烙二十多张白面饼子,准备好一周的干粮。家里仅有的一点儿白面几乎都给我做了住校的干粮,妈妈不让弟弟妹妹们吃,我的小弟弟妹妹们眼巴巴地看到我把馒头片、饼子都拿走了,对我很有“意见”,都说妈妈偏心,我这个当哥哥的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在康保一中读书时,一次妈妈给我来一中送馒头片,足足做了一大白布袋馒头片。妈妈一大早就从村里步行到了公社再坐班车,快中午时分才到了县城。在给我拿来馒头片时,我无意中在您的小布包里发现了一张黑白面饼子,妈妈见了不好意思地说:“妈妈下午再坐班车回家,时间挺长,时间长了吃一口压压饥!”我当时就哭了……快中午时,我班的一个关系要好的同学正好有一中门口对面县商业招待所的饭菜票,我俩和妈妈一块儿去招待所吃了一顿大米饭炒菜,菜里有几块儿肥猪肉、粉条、豆腐、大白菜,妈妈吃得很香,我俩把菜里零星的几块儿肉都给妈妈吃了。吃完饭后,我送您去车站的路上,您热泪盈眶地说:“这是妈妈这辈子吃过的最好一顿饭。”
在桂林读大学时,我一次去广东湛江实习,由于得了重感冒,深夜梦游从饭店四楼不幸坠落下来……在南方住院的五十多天时间里,妈妈在遥远的北方小山村里,整日以泪洗面,五十多天没睡过一个安稳觉……
一次陪着妈妈去县医院看病,一检查,医生说妈妈的心脏病很严重,至少得住院半个月治疗。妈妈不假思索地说:“医生我不住院了,您给我开点儿药就行了。”唉!因为没钱住不起医院!看着妈妈日渐消瘦的身体,我心在滴血,因为对于当时的我实在是无能为力……第二年,到山西伺候我姐姐坐月子时,在二外甥女满月的当天,突发脑溢血离世,年仅四十二岁!
爸爸由于生下来身体就不好,您的父母怕养不活便送人了,后来几经周折被河北省张北县的养父母所收养。爸爸从小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苦日子……1947年参加革命工作,任张北县某区团书,解放后组织上让您到县里工作,结果奶奶就这么一个养子,旧社会过来的人不舍得让孩子离家到外地工作,本应该是离休干部的您,却当了一辈子的农民!
爸爸,日子再苦再累,您也绝不向国家伸手,与妈妈共患难,辛勤劳作、节衣缩食,把我们兄弟姐妹六人健康地抚育成人。爸爸的一生是跟党走的一生,是焦裕禄式的好“干部”,当了一辈子村*,却没占过集体一分钱的便宜,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奔小康……,爸爸从小以当长工、打短工来维持生计,一个人抗起了生活的重担。从我记事起,就整天看到爸爸为家庭的生活而奔波,是爸爸用乐观的态度与坚强毅力撑起这个家,抚养我们逐渐长大。爸爸饱受了没文化的痛苦,尽力让我们好好读书!但我们姊妹六人没有一个因客观原因缀学,这也正是爸爸的伟大之所在。爸爸一生的阅历用任何的词语来形容都毫不为过,先后经历了中年丧妻-丧子-老年再丧妻的人生重大打击,但在苦难面前您只能选择坚强面对,毕竟我们还没长大成人,还需要您来撑起这个家……
刚成年失去妈妈的我,爸爸成了生活当中的唯一依靠,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爸爸用一生的正直、淳朴、善良的做人准则一直影响着我们!自古忠孝不能两全,自从参加农行工作后,我虽然离家乡百余里,也决定了我不能随时陪在您身边尽孝,每年只能抽时间回家一两次短暂的探望,每次回去都感觉爸爸老了许多,行动变得迟缓,每次问您总说“爸身体很好,有时间回来看一下就行了,好好工作”。临行前,总感觉您有很多的话要说但又欲言又止,迈着蹒跚的步伐送我出门,只到远行的车辆消失在您的视线中……
(作者姊妹六人在父亲住院时的合影!
在接到爸爸病重的消息后,当见到您时仍然乐观、坚强,在医院陪护的十多天时间里,更多提起的不是您的病情怎么样,总是担心子女们睡不好,即使半夜醒来也要问“你们冷不冷、吃饭没有之类的话”……这就是父亲---父爱如山。虽尽力医治,但还是没能挽回爸爸的生命,爸爸走了,走的自然、安祥、平静,按照爸爸生前遗愿为您操办了丧事,了却了您最后的心愿……
拉拉扯扯写了这么多,还有许多话要说……爸妈应该早已“团聚”了吧,但愿天堂无病痛……这辈子做爸妈的儿子还没有做够,但愿下辈子还做我的父母亲!
儿----刘忠 敬上
2023年9月21日
作者简介:刘忠:男,1965年10月,河北人,经济师,本科学历,在农行工作。已在各级报刊及百度、腾讯、中国网、中工网、今日头条、都市头条、中国城市金融网等各大知名网站上发表150余篇文章,并多次获奖。《县志》撰稿人,第十届县政协委员,河北省采风协会会员,当代新文学作家协会理事,中国农业银行作家协会会员。
壹点号海岛寻梦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