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译文: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自然就不会信任他。
故事:晋文公守信得原城。
山西太原晋文公祠公园
晋文公(姬姓晋氏,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晋献公之子,母亲为狐姬。 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也是上古五霸之一,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
春秋时期,晋文公帮周襄王安定了王室,周襄王为了奖励晋文公,便赐给他阳樊、温地、原城和攒茅四座城池。
原城首领原伯贯,不愿意归顺晋国,不想自己的地盘被夺走,便派人散布假消息,晋军进城会屠*百姓。原城的百姓由于受首领原伯贯的欺骗,也不愿意归顺晋国。
晋文公得知消息大怒:敬酒不吃吃罚酒,这是逼着我用武力解决啊!便下令让赵衰调派兵马,随他一起出兵原城。
晋文公率军来到原城下,只见原城城池壁垒森严。
原城百姓因为听说晋国在接受阳樊时,把阳樊的百姓全都*光了,所以对晋军又怕又恨,于是发誓死守原城。
此时有将军建议:原城百姓之所以抵抗,是因为不了解您是有道明君,如果能取信于原城百姓,那原城就不攻自破了。
晋文公也认为有道理,命令大军只围城三天,准备三天口粮。并安排将士对城里百姓喊话:城里的百姓听好,我们只攻城三天,如果攻不下,就会自动撤军。
晋军攻城的第三天,有百姓告知晋军“我们已经知道晋军并未屠*阳樊的百姓,明晚就回瞧瞧打开城门,迎晋军进城的”。
将士建议晋文公:咱们明天就能攻下原城了,还是先别撤兵了吧?
晋文公:那怎么行?说好了三天攻不下就撤兵的,不能失信于百姓。
第二天天一亮,晋文公就下达了撤退的命令,晋军立即解除对原城的包围。
城内百姓见状感叹:晋候宁失城不失信,真是一位有道的明君啊!看来我们是误会他了。
原城的百姓纷纷在城墙上插上降旗,有的还跑出来追随晋军。
晋文公命令手下原地待命,自己孤身进城。
于是,晋文公自己驾车进入原城接受归降,老百姓见状,更是欢欣鼓舞。
原伯贯来见晋文公,晋文公安慰道“别担心,原城还归你管,而且连阳樊也由你管理”。
这次收复原城的行动,使晋文公在民众中的威信更高了。
知识贴士:原伯贯,姬姓,中国春秋时期周襄王卿士,伯爵。鲁僖公十六年(前635年)冬,晋侯晋文公围原城,晋文公守信而退一舍,原城降。晋文公将原伯贯迁到冀,以赵衰为原大夫,郤溱为温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