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小学生重要的学习生活,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他们都会接触不少的文章,进行着或深入或浅泛的阅读。然而客观说,现时的不少学生却常常只会浏览,并不会真正走进文章,进行欣赏性阅读。要是指给一篇文章或是一本书,读后让他说点收获什么的,几乎无一例外地只会说些故事情节,即使你追问几句,也最多听到“很感人”、“很好”、“很美”之类模糊概括的话,至于文章“为什么感人”“为什么好”“为什么美”“为什么吸引人”等等问题就支支唔唔说不上来了。这一方面固然有学生年幼,认知能力尚弱,尤其是缺乏理性的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则反映了学生缺乏阅读赏析的能力和方法的事实。回顾学生的语文课堂,人们习惯于注重“双基”训练,习惯于分析“是什么”,而常常缺乏“为什么”,“还可以怎么”的追问,学生对于文章的分析便只会停留在平面的直觉的层面,很少进入深层次的思维之中,这样的阅读和学习只能算是“知其然”,长期如此,学生便养成“一目了然”的习惯,养成浏览而不假思索的习惯,缺少停下来咀嚼回味,缺少赏析的心态。这样的学习,自不能深入领会到词句的准确生动,思维的婀娜丰富,逻辑的缜密严谨,情感的细腻丰赡,思想的深刻隽永。对此,笔者认为必须从赏析的角度去看待阅读,从赏析的高度去对待分析品味,以赏析的标准去衡量学生的感悟与观点,才能逐渐培养出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提升学生阅读的素养。具体说:
1、在理解中懂得赏析。
学生阅读文章,理解是进入赏析的第一步。句子或者文段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什么情感思想,这是必须要知道的。赏析必须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才会有厚实的根基,领悟和赏析才能走进作者心灵,更接近文本的本真。比如教学《姥姥的剪纸》,现在的学生只从影视或者实物上去认识剪纸,毕竟是肤浅的。对剪纸艺术认识肤浅就难以体会姥姥剪纸艺术的高超,更难理解到本单元内含的“祖国文化丰富灿烂”的大主题了。有位教师在上这课前,思考再三,决定去找美术老师,请他先在美术课上教一次剪纸,先了解一些剪纸的常识,体验一下剪纸的过程,然后再学课文。果然,学到“剪‘喜鹊登梅’”那部分时,学生忍不住啧啧赞叹,姥姥的心灵手巧顿时赫然矗立,人与文化同时给学生留下恒久的印记。教师在此基础上,分析文章对这一处细节的描写,体会人物的语言和作者的补述,学生不仅从中理解了课文,领会到文化的灿烂与人民群众的智慧才艺,更对文章的语言表达升腾起钦佩与仰慕。这还为后面单元习作“对照剪纸展开想象写作”作下了良好的铺垫。
2、在比较中学会赏析。
阅读教学中,有时文章很美或是词句准确生动,学生并不能深入感悟到,先入为主的阅读甚至让学生产生“事物本身就该如此”“写作就该如此”的幻觉。对此,教师不妨采取对比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比较,领会作者语言的精妙。比较有横向比,也有竖向比,还可以立体比。所谓横向比就是拿这个作家的写法与另外一个作家的写法相对照,两项比照,理解各人观察和理解的迥异;所谓竖向比,就是拿这位作家的这一处描写与另一处描写相比较,体会作者这样布排的妙处。比如《郑成功》一课,作者详写“收复台湾”, 略写“建设台湾”,学生反复比较后终于找到“民族英雄”这个词上,学生们讨论后认为,“既然被称为‘民族英雄’,自然是在保家卫国收复失地上最能体现,至于‘建设台湾’则属于好官的范畴,如果写得很多,则跟开篇和结尾都提到的‘民族英雄’这个主题不是协调统一了”;立体比就是把有些学生平时说话写作的语句片段跟文章的语句相比照,以此体会文章的精妙。这一点许多教师教学时都常用,不赘述。
3、在联想中自由赏析。
有人说,“文学之美美在调动了读者的思维参与创作,这是文学与其他绘画、音乐、雕塑、影视等艺术重要的区别之一”。选入中小学课本的文章都是一些经典的美文佳作,其语言精美隽永、语意或丰富或空灵,堪为典范。对于这类文章,阅读和赏析课文时,适当借助于想象或联想,则能体会“思接千虑,横通八荒”的妙境,“语未达而意已远”之神奇体验。有位教师教学《鸟的天堂》,为了让学生感受大榕树的静美,教师先播放一段配乐朗诵,让学生闭目聆听,边听边想,然后说说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学生根据听到的信息,更加上自身的生活经验,两项结合回答出很多美丽的画面,联想在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时,教师再让学生打开课本,分析文章中大榕树的美,学生陶醉于那浓浓的绿意中,跟着作者忍不住发出同样地感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啊!”事后,教师还布置写了一篇同样写树的小练笔,以写促读,更深刻体会到作者观察的细致和语言表达的准确生动。
总之,小学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奠基阶段,虽然因为抽象思维能力尚弱,感性思维仍占据主导,其阅读理解和赏析的水平比较浅,但不能因此而忽略学生的审美需要和审美意识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适当渗透进赏析的意识和方式,对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文章的鉴赏分析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