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真题 水是什么东西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两条小鱼一起游泳,遇到一条老鱼从另一方向游来,老鱼向他们点点头,说:“早上好,孩子们,水怎么样?”两条小鱼一怔,接着往前游。游了一会儿,其中一条小鱼看了另一条小鱼一眼,忍不住说:“水到底是什么东西?”
看来,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的思考……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
1.了解自己的生存环境
我们可以从“了解自己的生存环境”的角度立意,重新审视自己周围的环境。从大的角度讲,生存环境就是整个社会;从小的角度讲,生存环境就是自己的家、学校、班级、工作的地方等。对自己周围的环境以及人都有了清楚的认识,我们才能更好地确定自己的身份,更好地与他人相处,更好地适应环境。
2.发现社会的美好
“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在提醒我们多去关注身边那些平凡中的伟大,关注那些细微处的感动,关注那些珍贵却易逝的事物。就像小鱼应该懂得发现水的价值一样,我们应该发现这个社会的美好。比如“最美司机吴斌”、“最美妈妈吴菊萍”、“坚持资助别人的丛飞”等,是他们的“小美”共同构建了我们社会的“大美”。
3.身在福中不知福
我们可以以“身在福中不知福”立意,结合自身与身边人的生活经历和体验,进行反思。我们把父母的关爱当作一种束缚,把老师的教诲当成一种说教,把同学的善意批评视为一种嫉妒等,生活中有太多如小鱼般不知“水”为何物的人了。
草色遥看近却无
一考生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意思很好理解,在春雨的滋润下小草发芽,远远望去一片绿色;可当人们走近时,却发现绿色淡了,甚至肉眼都看不到。从文学的角度评价,韩愈的诗句是极美的。此外退之先生这两句诗用来概括生活中的某些现象,也是再恰当不过了。
人们都崇拜英雄,希望在自己最需要的时刻,英雄能挺身而出;但失望的时候多,英雄似乎只出现在遥远的地方。
“最美教师”张丽莉的事迹广为流传,在呼啸的汽车冲向学生的一刹那,她用纤弱却有力的身躯搭起一个安全的岗亭;“最美司机”吴斌的事迹感动千家万户,在铁块击中血肉之躯后的76秒,他以美到极致的动作完成了由凶险到平安的摆渡。人们仰望张丽莉,因为在这个“个人至上”的年代,她奋臂挥手,形象地诠释了师德的最高境界;人们钦佩吴斌,因为在这个道德与责任日渐稀薄的年代,他忍痛减速泊车的镜头,是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的最好写照。“最美”二字,是对他们个人的最高奖赏,更是对无疆大爱真正回归的热切呼唤。
有时,人们会发出这样的慨叹:为什么英雄只在远方?我们的生活中何时才有英雄出现?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这种认识却有偏差。很多人认为,只有做出惊天动地之事的人才是英雄,只有媒体铺天盖地宣传的人才是英雄。用狭隘与拔高的标准来衡量,称得上英雄的屈指可数。实际上,“最美教师”、“最美司机”都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百姓。设想一下,如果张丽莉没有遭遇车祸,如果吴斌没有遭遇夺命的铁块,这两个人是不是可称为“英雄”?很难回答。我们的社会还没有进步到,可以把一个不在编制内的教师、一个平凡的司机和英雄联系在一起,哪怕她是一个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师,他是一个行车十年无事故的优秀员工。
罗曼·罗兰说:“英雄是靠心灵而变得伟大的人。”借用来评价张丽莉、吴斌很是贴切。我们的身边,有许许多多的张丽莉和吴斌,他们离我们很近,就如初春细雨中的小草,但往往却被人们忽略了。英雄就在身边,可我们却一直在呼唤英雄,寻找英雄!多有意思的悖论!
“水到底是什么东西”,小鱼的发问是天真的,所以不可笑;“英雄在哪里”,成人的发问是愚蠢的,当然就是可笑的,而且可笑至极。
名师点评
文章以韩愈的诗句,引出主题;主体部分阐述并分析“最美教师”张丽莉和“最美司机”吴斌的英雄事迹,说明实际上英雄就在我们身边;最后引用罗曼·罗兰的话更是契合题意,深化了文章主题。文章末尾回扣材料,对成人发问的评价,耐人寻味。
破土花开
一考生
有人说过,每个人的心中都埋着一粒花种,它在破土而出之前日夜面临的只是身边的泥土。它看不到阳光的灿烂,感受不到风的触摸,在它冲破那层黑暗到达另一片天地之前,始终都在迷茫。
它揣测,它不安,它迷惘,它彷徨。它每一天都在感受着这个世界,却仍旧在日复一日地为自己最后冲出黑暗而怅然。
“我每一天都这么努力地吸收雨水是为了什么?”它常想。“我不知道”,它回答。
“我每一次这么孤独地忍受黑暗是为了什么?”它自问。“我不知道”,它困惑。
每一个拥有这粒种子的人,为自己所日夜不息的追求而感到迷茫。他们常常在奔跑的道路上突然找不到路标,一个人站在原地,为是否应该继续前行而愣愣发呆。这种感觉就像你每天都在喝同一杯水,可每次喝完,你却仍然不清楚下一口到底是苦还是甜。
泥土里的种子在问自己是否应该冲出去;停住的人迈出一半的脚犹豫不决,那杯水到底要不要一饮而尽,那最后的一滴带来的到底是什么感觉?
你不知道,樱花知道。
在日本,素有樱花七日之称。樱花在开放时只有一瞬,一夜之间便可以开遍整个枝头,可它凋谢时从不犹豫和拖拉,尽心地绽放后,便绝不再对前一秒的阳光有丝毫的留恋。
有的人就如这樱花一般,在等待过无数个昼夜后换来片刻的绚烂。但是他们却从来不后悔,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这极短的开放所留下的,是后人所赞叹的梦一般的余香和回忆。
樱花知道,菊也知道。
当那个决然准备采菊东篱下的隐士辞去官职,转身踏出那纷繁复杂、勾心斗角的世俗的时候,他必然也曾为自己的执著而怅惘过。他知道,自己的这一步一踏出,从此便会失去很多。玉盘珍馐不再有,锦衣玉食不再有,过往所有的奢靡与繁华,今后便再与自己无关。可是,他并不后悔,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追求,也清楚地明白这追求的结果,所有的名利与钱财对于他也只不过是一撮风吹即散的沙土。无论最后他得到的结局是甜还是苦,淡泊了,做了真正的自己,便什么都不重要了。
现在,你或许就已经知道。哪怕泥土上的世界没有风,没有阳光,冲出去便好;哪怕路的前方不是山不是水,跑到了就好;那杯水始终都会被喝到底,无论最后一口的味道如何,我已经得到了。
无须再揣测,无须再不安,抛开迷惘,弃掉彷徨,你看,那种子的花,开得甚好。
名师点评
本文从材料中提炼出“抛开迷惘,弃掉彷徨”,勇敢执着地追求人生理想的观点。文章以花的生长过程和下一口水的味道,比喻人生的迷茫;接着用樱花和性本爱菊的陶渊明的例证给出答案: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两方面说明要抛开迷惘,勇于追求理想。文章比喻生动具体,举例典型,二者紧密结合,使文章说理透彻,具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