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育教学的功能
体育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在体育教学中,不仅要锻炼学生的身体,还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意志品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如何把握好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全面发挥体育教学的功能,必将对学生的知识、能力以及思想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必将为学生的未来人生增添新的光彩。体育教学也将会因此而充满生机与活力。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注重能力培养的功能
人的能力可分为体能和智能。体能包括力量、耐力、速度、灵敏度、柔韧性等。这些体能素质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各种练习得以提高。体育教学与其它学科的教学相比,最突出的区别就在于它有特殊的身体活动。这种身体活动要求教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认真研究教材,教法,合理安排课堂的身体活动。并注意体质与能力的关系,不断挖掘教材思想内容并紧密联系实际。促进学生锻炼意志、优良性格以及情感的优化,达到能力培养的目的。体育教学也必须改变“教者发令,学者服从”的强制教法。在讲解各种练习方法时允许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练习方法,培养他们自创练习方法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体育教学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练习来掌握知识技能,培养品德。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主动性、积极性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关键。教师则通过正确地指导,使学生主动地、深入地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也培养了能力。
(二)注重情感培养的功能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在体育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尽量让他们在心境愉快、情绪饱满的情况下进行各种身体锻炼。“良好的情感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体育教学应该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充分利用情感的培养来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有学习上的安全感。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重视学生的感情需求和情感体验。创造条件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快乐、自由的学习过程中发展能力,提高素质。此外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处理是否符合学生实际;对教材重点、难点的挖掘和处理是否得当;教学环节中练习的安排是否合理;组织教法是否生动、新颖等都能影响学生的兴趣激发和能力培养,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并应作及时处理与调节。“激励——体验——认识——发展”就是构成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情感机制。“情之所至,金石为开。”这种机制是体育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营造学生参与活动的心理氛围;要培养学生自我调节能力以及学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和合作精神;要善于捕捉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反馈信息及时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要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以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二、体育教学的效果
体育课与其他学科一样要求注重对学生人格素养和文化素养的培养并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的教育,不能认为体育教学就是单纯的身体活动或简单的技能学习。这种观点正是忽视了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教育因素。从而也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教材的内在联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也得到思想上的升华。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个人以适当、正确评价和判断自己行为的能力。教师的信任是学生培养自信心的源泉。“教师鼓励的目光使你敢于大胆尝试”,这说明教师的信任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只有教师充分相信学生,才能使学生真正树立起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同时也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及能力的不同做到因材施教,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此外通过表扬和鼓励也能使部分学生充满自信心,这对于体育教学工作而言更是必不可少的教育方法。相信在我们辛勤的教育下会出现更多对前途充满自信的学生。同时教育也要求教师在工作上严谨、刻苦作风以及崇高的敬业精神,都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激励学生积极向上并产生巨大的向师性驱动力,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形成和发展并影响其一生!
(二)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体育教育和其他学科一样对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有着不可忽视的责任。“积千累万不如有个好习惯”,可见良好习惯对于人的一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然而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习惯成自然”,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就会使人受益终身!同时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认真观察和思考问题以及大胆创新的学习态度,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