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无信不立的意思简短,民无信而不立相近的句子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26 20:04:46

12.7

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1)。”

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2)。”

【注释】

(1)民信之也:信,信任。之,指政府或为政者。

(2)民无信不立:人民丧失了对为政者的信任,为政者就失去了存在的合理、合法性。此处的“信”,是人民对为政者的信任而形成的信心。

【今译】

子贡问治理政事。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人民对为政者就有了信心。”

子貢问:“如果必须要在粮食、军备和人民的信心之中去掉一项,先去掉哪一项?”孔子答:“去掉军备。”

子貢又问:“如果必须要在粮食和人民的信心之中去掉一项,先去掉哪一项?”孔子答曰:“去掉粮食。自古以來谁都不免死亡。人民如果丧失对为政者的信心,为政者也就失去了管理人民的理由。”

【读记】

本章重在说为政者的“信”。

1、什么是“信”?《说文》:“信,诚也。从人从言。”《墨子·经上》:“信,言合于意也。”《国语·晋语》:“定身以行事谓之信。”看来,“信”首先是“德”,——“乃是内外如一的规范性的行为”(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孔子德治思想发微》),即“信”的特点是“诚”,是言必由衷。

2、如果仅仅说“信”的特点是“内外如一”的“诚”,仍然是形式定义。徐复观先生在定义德作为“内外如一”的“行为”之前,有修饰语:“规范性”。说明“信”作为一种“德”,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内外如一”,而是有内容的。这个内容即是千百年来的人类生存经验的积淀。

3、这个人类生存经验的积淀,具体到本章,即是“足食”、“足兵”。经文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三者皆是为政的要素;但是,三者的关系并不是并列的,“足食”、“足兵”是“民信之”的条件,也就是说,只有“言仓禀实而武备修”(《集解》,引自程树德《论语集释》),为政者保证了人民的基本生存需要和安全底线,人民才信任政府。

4、“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作为政治常态,落脚点在“民信之矣”。一方面,通过为政者长期的“足食”、“足兵”,人民自然信任为政者的言行如一;另一方面,为政者的“德治”又辅之以教化作用。《论语·子路》:“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富之”即是“足食”,之后即是“教之”。所谓“教之”,即是为政者将自己的“信”之德,推之于人民,要求人民言行如一地相信为政者。这样,“信”,就积淀、并坚定为人民对为政者的信心。

5、“信”——人民对为政者的信任而产生的信心,是为政者将无序的个体,组织成为有序的社会群体的必要条件,也是为政者执政的基础。所以,有“足食,足兵”之后形成的“民信之矣”的基础在,当子贡刨根问底的时候,孔子能大胆地说,“去兵”,“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6、“去兵”,“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是从究极、根源方面说,“信”相对于“兵”、“食”的重要性。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在积弱积贫的年代,人民凝聚起来的对为政者信任而形成的信心,是何等的重要,相信经历过抗日战争的钱穆、徐复观诸先生是深有体会的。钱穆说:“民无食必死,然无信则群不立,涣散斗志,终必相率沦亡,同归于尽。故其群能保持有信,一时无食,仍可有食。若其群去信以争食,则终成无食。”(钱穆《论语新解·颜渊篇第十二·七》)

7、钱穆先生对孔子的“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解说是确当的。“自古皆有死”,是个体方面的客观事实。“民无信不立”,则是立足于社会群体方面说。在孔子看来,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关头,社会群体的存在意义大于个体的意义,因为这涉及到亡国灭种的问题。而“信”之德若长存于社会群体,凝聚起来的人心总有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一天。——这就是文化的意义!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