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空间站已在轨运行230余天,第二批航天员乘组已在轨工作生活超两个月,这是无数航天人接续奋斗的宝贵成就。他们在不断探索突破的前进道路上,付出了极大心血。在此期间,有哪些令人记忆深刻的小故事?在近日举行的“飞天逐梦写忠诚”中外记者见面会上,5位载人航天领域党员代表就亲身经历分享了自己的收获与体会。
01
董能力/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总体技术局局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助理
全程参与了我国空间站工程从立项到建造实施的全过程,主要从事空间站工程总体设计工作,为建造我国空间站、有效实施工程研制总体技术管理做出重要贡献。
载人航天为什么能连续取得成功?第一,因为坚持了高标准、严要求。载人航天领域里有一个“质量归零”,包括两个方面,“管理归零”和“技术归零”。归零有五条标准,“定位精准、机理清楚、故障复现、措施有效、举一反三”。作为研制队伍,我们最怕的就是归零,因为归零就要“脱一层皮”,就要没日没夜地干,不找到问题根源决不罢休。所以,质量标准始终得以坚持,我们绝不带任何一个疑点上天,我们的产品能够保证质量。
第二,我们勇于自我否定、追求卓越,这也是我们工程不断取得胜利、取得成功的法宝。空间站工程将来要发射巡天空间望远镜,开展巡天科学研究。在2013年底前,我们和中国科学院、航天科技集团等单位,当时计划把望远镜放在实验舱II,并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研究,发现方案是可行的。但是到了2014年5月,我们转变思路,把望远镜独立出来,与空间站长期共轨飞行,短期停靠空间站进行补给、维护。我们丰富了空间站的发展理念,这也是我们第一次提出共轨飞行概念,为望远镜提供更好的工作条件。
第三,为实验舱II扩大密封空间,增加支持机柜,包括舱内舱外,我们有很多科学实验机柜,大大提高了综合效能。这个事例告诉我们,在载人航天领域追求卓越、追求进步是永无止境的。
02
汤洪波/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神舟十二号飞行乘组航天员
自2010年加入航天员大队以来,面对训练强度大、难度高,出色地完成了八大类上百个科目训练任务,经过11年执着坚守,终于一飞冲天,执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
我想分享自己航天员训练的亲身经历。我曾是一名空军战斗机飞行员,以前经历过很多高难度训练选拔项目,但是当航天员以后才发现,训练科目是如此之多,维度是如此之广,要求是如此之高,有一些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例如,我们有一个训练项目是72小时狭小环境剥夺睡眠试验,3个人在一个没有窗户的很小房间里,持续高强度工作72个小时,中间不能打盹,一打盹外面监控人员就有电铃,这些训练其实我没有想到过。我2009年参加航天员选拔,2010年入选,经过了11年等待,很多项目挑战非常大。其中神舟十一号任务时,我还是备份航天员,只差一步之遥。当时我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做完了,但只是备份,到了酒泉看到我的战友陈冬(景海鹏)执行飞天任务,然而我还要重新开始,不知道下次能不能入选。但就是因为有种使命感,我来北京就是来飞行的,我就要飞天,有使命在肩上,有梦想在心中,这个梦想就是飞天梦。
另外,我很喜欢做有挑战性的工作,我认为有挑战性的工作更能体现航天员的能力素质,训练的项目设置得越难,越能贴近将来的飞行实际,我执行任务的时候会越胸有成竹,越有底气,需要的只是机会。我在太空曾经给我孩子写过信:希望他眼中有阳光,肩上有责任,心中有梦想。其实我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在为梦想、为自己的使命奋斗过程中,其实是很幸福的,也是朝气蓬勃的日子。
03
王珂/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究员、集成技术中心主任
先后参与神舟七号和八号载人飞船、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等型号任务的空间应用系统总体及相关有效载荷研制工作,为支持开展大规模空间科学与应用实验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也跟大家分享我的经历。通俗地讲,空间应用系统就是要把科学家地面实验室搬到太空去。这个难度,一方面要满足所有的科学需求,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对发射以及空间环境的适用性,而且还要保持后续长期的先进性,这对我们来说,挑战是比较大的。目前13个科学实验柜,也就是13个地面领域实验室,都由我们团队负责研制。从方案设计到产品研制,再到测试调试等一系列工作,这些年我们一直加班加点,几乎没有休息日乃至都没有过一个完整的春节,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了全部的研制工作。
在这里,我还想分享一个故事。2020年9月30日凌晨,天和核心舱的三个实验柜在天津完成了整舱测试之后,需要运回北京做最后状态确认和调试。根据总体工程安排,只给我们不到9天时间,准确地说是8天16个小时。面对这个紧张局面,我们团队当时就成立了共产党员突击队,按小时排计划,按分钟检查工作成果,不分昼夜,连续奋战9个昼夜,一共完成100多台次装配调试和几百台次测试实验,最终按节点、保质量完成了相关任务。目前天和核心舱三个实验柜在轨运行良好,也取得了一定科学实验成果。
我也有一点感想。第一,成功是靠奋斗拼出来的,是靠战斗抢出来的;第二,团队每个成员都应该把个人的理想和国家的需要紧密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爆发出强大战斗力;第三,要让党建融入到重大工程任务中去,发扬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急难险重工作作为检验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和党员先进性的标准,用这样的工作磨炼我们的组织,磨炼每一个党员。
04
孙军/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空间站任务总工程师
投身航天事业26年来,全程参与从神舟一号到空间站建造阶段的历次飞行任务,从科研攻关到方案设计、从软件研发到指挥决策,深度掌握载人航天工程测控领域的各项技术。
我想分享随着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实施,我们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在关键技术跨越方面的一些经历和故事。我刚到中心时是1995年,当时没有一行软件代码,没有一台计算机设备,没有一本方案,去的全是年轻人,那个时候我们“70后”相当于现在的“90后”。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白手起家,从第一步实现从无人到有人的跨越,到第二步万里太空交会对接,再到第三步空间站阶段,我们面临着更加复杂艰巨的难题。空间站要建造五个舱段,将来还有巡天望远镜,可以和空间站进行对接、补加,非常复杂,我们乘组轮换时有6名航天员,两个机械臂还要协同工作,这个难度已经远远不同于以往的单个载人飞船的那种技术难度了。同时,我们整个任务的复杂度、多样性、专业性和任务实施的动态性、关联性远远超过其他所有航天任务,其他任务都是难以比较的。
针对这些,我们中心在十年前就开始组织攻关、反复探索,先后推翻了大概十几个技术路线,试算了无数的算法和模型,四处求教、反复推敲,终于突破了复杂时态规划的技术,现在我们的飞行控制能力、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得到了很大的飞跃。到现在,我们已经可以说能够安全自如的建造和控制运维这个空间站。
回顾整个历史,我有两点体会:一是自主创新永无止境。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也是要不来、讨不来的,我们只能自己去创造,我们不能把登山的保险绳放在别人的手上,必须要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就是说,再难啃的骨头也要啃下来。二是精益求精永无止境。关键技术攻破不是一蹴而就的,确实需要十年磨一剑,要沉心静气、潜心钻研,不断追求卓越和完美。中国航天之所以能够连续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和辉煌,离不开每个航天人的拼搏和奉献,只有保持奋斗者和攀登者的姿态,脚踏实地干好每一件事情,完成好每一个任务,履行好每一个责任,我们探索太空的步伐才能走得更远更稳。
05
柏林厚/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统副总设计师、航天科技集团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
先后参与了天宫一号、天宫二号和空间站研制工作。目前,作为空间站系统副总设计师一直坚守任务一线,为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轨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航天器关键技术是中国载人航天道路的铺路石,攻克关键技术就是我们航天人的职责和义务。举两个例子:第一,空间站元器件国产化,就是要求空间站的元器件都要自主可控,其中核心元器件要求百分之百国产。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元器件是我们关键技术的基础,如果元器件都靠进口,攻克关键技术是无从说起的。我们整个团队一起团结奋斗,最终实现了这个目标。同时,我们还把我们国家相关的领域和产业的国产化进程推进了一步,这是我们空间站工作的另外一个作用。第二,我们研制团队在关键技术攻关时,一般研制人员会主动集中封闭式办公,长则好几月,短则几星期。虽然集中办公会比较艰苦,但是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从来不会说苦。
我们研制队伍里面除了“70后”、“80后”研制人员,还有工作了30年以上的老同志,也有刚毕业的新员工。给我最大的感受是这些老同志虽然已经干了这么多年了,依然兢兢业业,一直奋斗在一线,秉承着“严慎细实”的工作精神,他们参与创造了载人航天精神,同时,还一直在诠释着这种精神。“70后”、“80后”目前已经扛起了自主创新的大旗,继承了载人航天精神,并且正在传承下去。而针对“90后”甚至“95后”,这些刚毕业的大学生都是不怕吃苦的,同时他们有新视野、新技术,我也相信他们会把载人航天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总之,有这么一个团队和这么一种载人航天精神,我们将攻克的关键技术会越来越多,这种铺路石越来越多,载人航天的道路就一定会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自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一代代航天人接续奋斗,培养了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让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每一步都格外的坚实有力。正是航天人这种“舍小家、顾大家”,抱着“功成不必在我,甘做幕后英雄”的信念投身到航天事业中,才赋予了中国载人航天“亿万儿女架天桥”的底气和实力。只有保持奋斗者和攀登者的这种姿态,我们探索太空的步伐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来源 | 中国载人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