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中有个字音,一直备受争议。就是“雨”这个字,有读 “雨(yǔ)雪霏霏”的,也有读“雨(yù)雪霏霏”的。到底哪种读音正确呢?
按诗的解释,“雨雪霏霏”描绘的是雪花飘舞的样子。也就是说,诗中并无雨,只有雪,所以,此处的“雨”表示“下雪”之意,所以应读“雨(yù)雪霏霏”。
但也有学者认为此字读“(yǔ)”音。我在看《成语大会》第二季时,就看到嘉宾蒙曼和郦波对此字音的争议。
蒙曼认为,雨和雪是并存的,雨和雪两种严酷的事物,对应杨柳这样美好的事物。战士离家之时,还是少年,杨树柳树蓬勃生长;如今回来,已垂垂老矣,经历了战争的苦痛,就如同下雨下雪、摧残的人生一样。
郦波说从语意上讲,此诗是讲场景,战士归来之时,正在飘着雪。所以古代音韵学上,都标注为“雨(yù)雪霏霏”。
两位学者各有道理,我们不必深究到底哪种发音正确。不同的发音,会有不同的感受,这也表现了咱们中国古诗词的音韵之美。
最后,再分享两个和雪有关的小故事,也来自王谢家族。
谢道韫是谢安的侄女。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谢安问子侄如何形容漫天飞舞的大雪,侄子谢朗说“撒在空中差可拟”,谢道韫则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大笑。谢朗咏出了雪的形,谢道韫则咏出了雪的神,在历史上留下了“咏絮之才”的美名。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也借“咏絮才”来说明林黛玉的才华。
另一个更为津津乐道的故事,发生在王羲之儿子王徽之(字子猷)身上。王徽之生性孤傲,行为豪放不拘。辞官去职后,隐居在山阴(今绍兴)。雪夜,王徽之思念好朋友戴逵,连夜乘小船去拜访他。经过一夜辛苦到达戴家门口后,王徽之却没有敲门,而是让随从驾舟返回。有人问他这是什么缘故。他回答说:“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逵?”
魏晋名士放诞不羁的气质,在王徽之的故事中表现到了极致。雪夜访戴、乘兴而来、兴尽而归也成为传世的成语。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