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知识梳理
一、各家主要观点梳理及现实意义
1.朝闻道,夕死可矣。
在孔子看来,生命的价值、生活的意义都离不开悟道。懂得道,才能看到人生的光明;如果不懂道,就不知道世界的真理,不懂做人的根本道理。孔子这句话启示我们:追求真理、追求精神价值的生活,是最值得过的生活,是最幸福的生活。
2.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以道义为标准对待天下的人和事,能否行其义是区分君子与小人的重要标准。孔子说:“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义”本指公正的、合理的、应当做的。君子做事以道义为基础,依礼仪来实行,用谦逊的语言来表达,用忠诚的态度来完成。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善于自省的人富有人格魅力,善于自省的民族受到世人敬重。我们的先贤在修身养性、练达自身等方面,都十分重视自省的力量。现实生活中,唯有自省,人才会变得克己谨慎,不断反思审视自身的过失,真正去纠正错误、解决问题,避免小过失发展成大错误。很多人回首来路、盘点人生得失而感慨,正是自省精神让自己从歧途走向正路,从缺陷走向完善。从某种意义上说,自省精神是人生最大的财富,是让自己减少失误、实现自我净化提高的有力武器。
4.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实现目标任重而道远,“士不可以不弘毅”。曾子认为读书人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任,路途遥远。以施行仁道为己任,不是很重大吗?直到死才能罢休,不是很遥远吗?要担负这样的使命,没有坚毅宏大的品格是不行的。要想承担对国家、社会与家庭的责任,必须要“弘毅”。读书人必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因为他对社会责任重大,要走的路很长。对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人来说,远大的抱负、坚强的意志,是缺一不可的。
5.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路,既指明了行远自迩、登高自卑的修习次第,也包含着身国同构、家国同构的文化观念。个人修身的意义在于,由身而家国,由家国而天下,不仅是现实空间疆域的不断扩大,也是人生精神境界的不断升华。因此,“家国天下”理念所建构的文明共同体,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不单纯是指向个人,也不单纯是指向家庭、国家、社会,而是既关注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又致力于每个人通过普遍联合形成真正的“共同体”,不论是个人还是共同体,都期于达到“止于至善”的理想境地。
6.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认为每个人生而具有向善和为善的本能,他把这种本能称为“端”。我们需要发扬这种善端,促其成长。这是我们心底最柔软的那一块地方。善行天下,无论世界怎么变化,环境如何复杂,善良必然是社会的底色。
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知人者智”,判断一个人是否有智慧,要看他是否识人。凡盛世伟业,其开国之君无不在“知人善用”上下足功夫。汉唐盛世,刘邦和李世民均是识人和用人的高手,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所以,团队乃至企业领导者,要知人善任。“自知者明”,就是说人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和心态,知道自己的长处,也知道自己的短板,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韩信能建不世之功,却无“自知之明”,狂妄自负,最终落得个名败身死的下场。所以,人要有自知之明。
8.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事物安然未生变的时候容易持守,问题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事物脆弱时容易分离,事物细微时容易散失。要在事情未发生时就做,要在祸乱没有产生时就处理妥当。老子的这段话提醒我们要有危机意识,在当下新冠疫情世界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提前做好防范工作尤为重要。
9.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惠子认为大葫芦太大,没有什么用处,而把它击破了;庄子认为可以把这个大葫芦做成大的腰舟,自由自在地浮游于江湖。惠子与庄子的区别在于看待事物的眼光不同,惠子是俗世的视角,庄子是超越现实的视角。世上很多看似无用的东西,其实是有用的,只是我们看待事物的视野过于狭隘,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和判断力。有用和无用是相对的概念,有的人不适合做技术工作,但是擅长做市场营销,你能说他无用吗?庄子与惠子关于“五石之瓠”的对话,启发我们大有大用,小有小用,不要囿于成见。
10.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
兼爱思想是对个体的道德诉求,有利于提升人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假使所有的人都有兼爱的情操,有一种博爱的精神,那么世界将会无限美好。因此,在当今社会中,应以兼爱的情怀来对人们自身的道德品质加以完善,加强个人素质的培养,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这与我国提倡的思想道德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是相符合的。
二、拓展资料:儒道墨经典语句
儒家:
1.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
(译:能够达到仁的境界为最好,如果在各方面达不到仁的境界,怎么能算得上是有智慧的人呢? )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
(译:广泛地学习,专心致志,恳切地求教,多思考当前的实际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
3.不学礼,无以立。——《论语》(译: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
4、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译: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
道家:
1.“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
译:天地是与我一起生长的,万物也是与我合为一体的。讲的是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免除物我之别而融与天地万物之间。
2.“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译:人是以地的法则运行,地是以天的法则运行,天是以道的法则运行,道是以自然为法则运行。(只有顺从自然规律,自然而然地生活,天、地、人才能按照各自的自然规律运行,相安无事。)
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译:天地不情感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圣人不情感用事,对百姓一视同仁。(在自然面前,万事万物都是平等的,各自按照各自的规律生存、进化、发展着。)
墨家:
1.“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墨经》
译:爱别人的,别人也必然爱他,利于别人的,别人也必然利于他,憎恶别人的,别人也必然憎恶他,残害别人的,别人也必然残害他。
2.“今大国之攻小国也,攻者农夫不得耕,妇人不得织,以守为事”
译:现在大国攻打小国,被攻打的小国,农夫不能耕种,妇女不能纺织,都把防御作为大事。
3.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译:所以古代圣王为政,给有德的人安排职位并尊重现贤能的人,即使身处农业与手工业、市集的人,如果有才能就选用他。
4.“俭节则昌,淫佚则亡。”(译:生话节俭,国家就昌盛;嗜欲放纵,国家就衰亡)
三、常见虚词积累:“之”“乎”“者”“也”“而”“以”“其”“于”
1.之:(1)治天下可运之掌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
(2)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十二章》)( )
(3)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老子〉四章》)( )
(4)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论语〉十二章》)( )
2.乎:(1)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十二章》( )
(2)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兼爱》( )
(3)子曰:“其‘恕’乎!”《十二章》( )
(4)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
(5)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五石之瓠》)( )
3.者:(1)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老子〉四章》)( )
(2)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兼爱》)( )
(3)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兼爱》)( )
(4)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
(5)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兼爱》)( )
4.也:(1)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十二章》( )
(2)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五石之瓠》( )
(3)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五石之瓠》)( )
(4)此何也?皆起不相爱。(《兼爱》)( )
(5)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
5.而:(1)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四章》)( )
(2)尝独立,鲤趋而过庭。(《论语》( )
(3)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十二章》)( )
(4)任重而道远。(《〈论语〉十二章》)( )
(5)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大学之道》)( )
(6)吾为其无用而掊之。(《五石之瓠》)( )
(7)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兼爱》)( )
6.以:(1)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
(2)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五石之瓠》)( )
(3)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课外)( )
(4)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 )
(5)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四章》)( )
(6)埏埴以为器。《〈老子〉四章》( )
(7)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之道》( )
(8)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老子〉四章》)
(9)不学《诗》,无以言。(《论语》,课外)( )
(10)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
7.其:(1)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兼爱》)( )
(2)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五石之瓠》)( )
8.于:(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老子〉四章》)( )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大学之道》)( )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十二章》)( )
四、作文研习任务:议论文的审题与立意
审题与立意,通俗地说,就是先了解“要我写什么”,然后确定“我要写什么”。动笔之前,要认真审题,全面分析,审慎思考,进而确立写作的中心。
审题,就是要抓住关键,弄清题旨。要善于抓住题干或给定材料中的关键字句,筛选有价值的信息,推敲琢磨,提炼归纳,透过文字表象把握命题者的意图,不要仅仅凭直觉就轻率动笔。重点思考题目中的核心概念是什么,应该如何界定,可以从哪些方面立意。一般而言,“审”得清楚,往往也就知道该“立”什么“意”了。
立意,基本的要求是要“立”在题目或给定材料的范围之内,否则就是离题、偏题。在此前提下,立意应当具体、明确,不能大而化之,泛泛而论。
立意还应该体现独特性,要设法写出一个独特的“我”——“我”的情感态度、“我”对问题的认识。总在文章中重复别人说得泛滥了的观点,“立”的不是自己的“意”,缺少思考,只能流于俗套。确定独特的立意,需要多角度思考问题,辩证地分析事理,并善于从人们熟视无睹的事物或习焉不察的现象中,开掘出新的意义,从而形成独特见解。
从高考评卷实践来看,影响作文成绩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是否切合题意。在结构、语言等方面不出现“硬伤”的前提下,切题成为打动“特殊读者(评卷人)”的主要因素。要打动评卷人,立意与众不同,显得尤其重要。在高考作文评分中,符合题意分为四个等级:一等为“切合题意”,指审题准确、深刻、独到;二等为“符合题意”,指审题准确,在命题要求范围内,但个性色彩不鲜明;三等为“基本符合题意”,指审题大体准确,中心基本明确,但论述或叙述时有游离中心的现象;四等为“偏离题意”,指完全脱离题意、指向范围和要求。
技法一:抓住关键词语
重视审题训练,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认真审读材料,而且要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须对材料进行逐字逐句的阅读、理解、推敲,分析材料的组成部分,理解各部分的意思,最后概括命题者要表达的意图,弄清题意。
第一,找准材料的关键词。任何材料都有命题者留下的“烙印”,不管如何隐蔽,只要你有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就能准确找出。
第二,审准中心语的内涵和外延,行文始终不离中心语的意思。
第三,提取材料观点。一是根据材料的感情倾向确定观点,二是抓住材料的中心句、关键句确定观点,三是分析材料内容的条件关系、因果关系确定观点,四是联系现实社会中的相似点确定观点。
技法二:三性四清
三性:1.整体性: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跑题现象。2.多向性: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含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3.筛选性: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筛选观点要遵循以下原则: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尽可能新颖;③自己有话可说。
四清:1.厘清对象:材料涉及两个甚至两个以上对象,这几个对象之间并无明显的主次之分,而是平行并列的关系。每一个对象都可以提炼出至少一个观点。2.分清主次:材料的几个对象有主次之分,那么,我们在审题时就应该分清主次,从主要对象入手进行分析,而不能是次要对象,否则有可能出现偏题现象。3.辨清关系:材料涉及几个对象,这几个对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审题时一定要辨析清楚这几个对象间可能存在的关系。4.析清含意:有些材料蕴含深刻的哲理,审题时我们首先应该认真分析,仔细揣摩,从而揭示出材料所蕴含的意义或道理,并以此作为立论的根据。
技法三:由果溯因,由物及人
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生活中有很多事物或现象就是以因果关系的形式存在的。读材料写作文,审题时要注意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原因。
有寓意的材料或叙述“物”的材料,需要学会采用“由物及人”的横向联想法进行立意,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从而提炼出写作的观点。
附:虚词练习参考答案:
1.之:(1)代词,作第三人称代词,他(们)、她(们)、它(们);(2)结构助词,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3)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4)音节助词,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不译。
2.乎:(1)助词,表疑问语气。译为“吗”“呢”;(2)助词,表反问语气。译为“吗”“呢”;(3)助词,表感叹或祈使。译为“啊”“呀”;(4)助词,用于形容词或副词词尾。译为“ …… 的样子”“地”;(5)介词,相当于“于”,译为“在”“比”“对”“对于”等。
3.者:(1)代词,指人、物、事、时、地等。译为“……的”“……的人(东西、事情)”;(2)定语后置的标志,相当于“的”;(3)句中表示判断,常与“也”呼应,不译;(4)语气助词,用于句中表提顿或判断,不译;(5)语气助词,放疑问句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可译为“的”或不译。
4.也:(1)句末语气词,表判断;(2)句末语气词,表陈述或解释;(3)句末语气词,表感叹;(4)句末语气词,表疑问或反诘;(5)句中语气词,表停顿,不译。
5.而:(1)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为“然而”“可是”“却”;(2)连词,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谓语,译为“着”“地”或不译;(3)连词,表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4)连词,表并列关系。译为“而且”“又”“和”或不译;(5)连词,表承接关系。译为“就”或不译;(6)连词,表因果关系。译“因而”“因此”;(7)复音虚词【而已】在句末表限止语气,“罢了”。
6.以:(1)介词,表动作行为使用的工具、方式。译为“拿”“用”“把”;(2)介词,表动作行为赖以实现的条件(表示凭借)。译为“凭,靠”“凭着、凭借”;(3)介词,表论事的标准或行为的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用(凭)……的身份”“按(以)……(论)”等;
(4)词,表目的,可译“而”“来”“用来;(5)连词,表示承接关系。译为“而”或不译。
(6)(7)固定结构,【以为】【以……为】译为“认为是”“把……当作(看作)”;(8)固定结构,【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9)固定结构,【无以】【有以】译为“没有…… 的办法”“有……的办法”;(10)固定结构,【所以】译为“用来……的”。
7.其:(1)代词,作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们)、它(们)”“他(们)的、它(们)的”;
(2)指示代词,多表示远指。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表近指时译为“这(些)”]
8.于:(1)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所自,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或结果。译为“向”“给”“到”“从”“自”等;(2)介词,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为“在”;(3)介词,用于动词或形容词后作补语,表示补充说明。译为“向”“对”“对于”“由于”,或不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