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没有走不通的路,过不去的坎,只有不敢走的人。
人生的道路本就不是一帆风顺,我们难免会遭遇挫折,陷入困境。
但是就像李白所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两句出自他的《行路难》,是他在被赐金放还后所写,最后两句安慰了世人上千年。
这首诗写于公元744年,距离他写下,“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也不过两年的时间。
当年他得到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诏书后,惊喜交加,写下了《南陵别儿童入京》。
他本以为终于可以一展抱负,没想到唐玄宗虽然认可他的才华,却并没有打算重用他,只是给了他一个翰林待招的职位。
这个职位说好听点是“御用文人”,也算是皇帝身边的红人,但其实说白了也不过是为皇帝妃子取乐罢了。
李白很失望,于是终日饮酒,再加上他狂傲不羁的性格,得罪了很多权贵。
这些人在唐玄宗的面前百般诋毁李白,于是入京不到两年的李白就被“赐金放还”了。
在李白离开长安的时候,他的友人们设宴为他践行。
在那次的宴会上,李白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行路难》,最后两句安慰了世人上千年。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这两句极写酒宴的隆重与丰盛。
美酒佳肴,连酒具杯盘都是那样的珍贵。
要是在平时,按李白的作风,应该是大口喝酒,大块吃肉,可是这次面对美酒佳肴,他却放下杯子,停下筷子,拔出了墙上的宝剑,环顾四周,心中一片茫然。
这是为何呢?
虽然很多人看来“赐金放还”也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毕竟自古以来,被皇帝炒鱿鱼后,还能得到补贴的也就李白一人而已。
但是我们要明白,李白是怀揣着匡国济世的梦想来到长安的,可是此时他的梦想已然破灭了。
他想渡过黄河,可是却被厚厚的坚冰阻拦了;他想登上高山,山路却被茫茫大雪覆盖了。
就像他在另一首《行路难》中所言“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进不得,退又不甘心,对于一个怀有伟大政治抱负的人而言,该是多么的痛苦无奈。
即使洒脱如李白,在面对这样的困境时,也不免陷入了迷茫彷徨。
但他毕竟是豁达的,他也不甘心就此沉沦。
他想到了曾经在磻溪垂钓的姜太公和“乘周梦日”的伊尹。
这两个人也曾在仕途上受挫,可是他们最终都大有作为,名垂千古。
姜太公我们都知道,辅佐周朝两代君主,伐纣灭商。
而伊尹也差不多,他为商汤出谋划策,灭亡了夏朝,在商汤死后,又连续辅佐了四代君王。
在发迹之前,姜太公当过屠夫,也曾开店卖酒,而伊尹是庖厨。
所以想到这两个一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的历史人物,李白顿时信心倍增。
但是一想到自己如今的困境,他忽然又不安了起来,不禁发出了“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的感慨。
他不知道此次离开,是否还能再回来?
他不知道离开后,又该往哪里去?
前路茫茫,路在何方?但是倔强如李白,自然不会就此沉沦,在最后他终于一扫心中的彷徨和苦闷,唱出了时代最强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即使前路崎岖艰险,但是他坚信自己终会像南北朝的宗悫一样,乘长风,斩万里浪。
全诗从一开始拔剑四顾的茫然,到“冰塞川,雪满山”的无奈,再到“梦日边”的信心大增,又到“今安在”的彷徨,最后境界顿开,唱出了时代最强音,将李白身处困境的那种无奈又倔强的复杂心情写到了极致。
在这层层的情感变化中,我们看到了李白对理想的执着,还有他的那种百折不挠的坚强。
我们喜欢李白,不仅是因为他的诗写得好,更重要的是他能给我们一种昂扬向上的力量。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我们每个人都在路上
世上没有不弯的路,人间没有不谢的花。
当你陷入困境时,不妨读一读李白这首《行路难》,最后两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安慰了世人上千年。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