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这一被后世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作品,真的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早在魏晋时期,就能够写出如此炉火纯青的行书,而且仅仅是个草稿,其即兴发挥,技法高超,确实令人感慨敬佩。然而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王羲之却在其中写错了一个“和”字。难道书圣也会犯错,书法真的允许错别字吗?那么,又是什么原因让他把“和”字写错了呢?
在王羲之的《兰亭序》里,前后一共出现过两个“和”字,第一个是开头的“永和九年”,第二个是中间的“惠风和畅”。因为这两个“和”字的写法不一样,第一个是正常的“禾加口”,而第二个却是错误的“禾加日”。所以,有人就认为王羲之写的这第二个“和”字,是个写错了的错字。按照常理来说,书圣也是人,也可能写错别字,但是这“和”字既不是什么生字,也不是什么难字,怎么会写错呢?确实令人有点费解。
让我们先来看一看这幅书法草稿作品吧。大家可以从字里行间,比较明显地看出王羲之在书写《兰亭序》时的情感,和情绪的微妙变化。前半部分写的比较稳定踏实,大致相当于在写行楷体,字距和行距都比较大一些,这时王羲之的情绪是比较平缓的。但是,到了后半部分,好像是越写越快,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紧凑,甚至还出现了多次的涂抹和改错,可见当时王羲之的心情还是比较激动的,也许或是半醒半醉,亦或者是微带醉意的情况下一挥而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