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字谣原文冯延巳,冯延巳鹊踏枝原文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28 16:24:36

作为诗人的*,他的人生,是充满诗意的人生。进入暮年,特别是重病缠身的情况下,他更是离不开诗,常借诗词来渲泄和表达情感、排遣寂寞与疗治情感伤痛。诗词,已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相依相伴,不可分离。

归字谣原文冯延巳,冯延巳鹊踏枝原文(1)

晚年的*,特别是重病缠身时,因特殊需要,不能和家人在一起生活,身边只有几名工作人员陪护。这对于感情丰富的老人家而言,难免会时常受到寂寞与孤独的困扰。

1975年,由于患有严重的眼疾,*已不能自己读书,这对于一生酷爱读书的*来讲,无疑是个巨大的痛苦。为了照顾*的阅读生活,组织上选派北大教授芦荻做他临时的读书秘书。

芦荻在回忆中说,1975年深秋的一个深夜,张玉凤说*请芦荻为他读诗词。芦荻来到*房间,奇怪的是,*这次没有让芦荻读古人诗词,而是由自己口吟,让芦荻记录。

归字谣原文冯延巳,冯延巳鹊踏枝原文(2)

*口吟的是五代著名词人冯延巳的那首著名的词《归自谣.何处笛》,芦荻清晰的记得,*吟这首词的时候,不但改了词中的一个句子的字,而且还有意避开词中的一个句子。恰巧,芦荻对冯延巳这首词很熟悉,她以为是*记忆有误,遗漏了词中的句子,便与主席争辩,说还有一句。不料,主席却很固执,告诉芦荻:没有忘,不要记!

*为何有意避开冯延巳词中的句子?他为啥要这样做?直到读完这首词,*以寄李讷三个字结束,芦荻才恍然大悟。

我们先来欣赏冯延巳的这首《归自谣.何处笛》:

何处笛?终夜梦魂情脉脉,竹风檐雨寒窗隔。离人几岁无消息,今头白,不眠特地重相忆。

冯延巳是五代著名词人,他的这首《归自谣》写尽了对故人的想念之情,读来十分感人。

归字谣原文冯延巳,冯延巳鹊踏枝原文(3)

词的首句,由笛声写起,由笛声引发的终夜不息的怀念故人之情,十分感人。竹林吹来的风,隔窗滴落的檐下之雨,更让这种思念添了几分凄凉。离别的人几年都无音讯,如今我老了,在这个不眠之夜特地想起了你。

词的基调是伤感的,与故人多年不见,不眠的雨夜,思念故人自是别有一番嗞味在心头。

暮年的*,重病缠身,同常人一样,自然会渴望有亲人眷顾身边,但他做不到。梦中醒来,想起了女儿李讷,又不得见,唯有诗词能抚慰他此刻的思亲之情。

冯延巳的这首词,意境恰好与老人家此刻的心境相符,借这首词来抚慰自己思念亲人之情,正是老人家诗意人生的生动体现。

归字谣原文冯延巳,冯延巳鹊踏枝原文(4)

老人家在此时吟诵这首词,不是出于艺术欣赏,而是情感的渲泄与表达。诗词,是特定情境下的产物,无论古今,人的情感都是相通的,并不受时空的限制。*此刻想起冯延巳的这首词,正是词中所表达的情感与他产生共鸣,咏这首词,能恰当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在吟冯延巳这首词时,特意把词中“竹风檐雨寒窗隔”这一句中的“隔”字改为“湿”字,*的这一改动,认为“湿”字更能恰当地表达自己当时的心境。因为“隔”字表达的是阻隔之意,而“湿”字则更能表达情感的重量,让这种感觉的色彩更具形象性,“湿”字,是修辞中通感的运用,比“隔”字更传神。

而*在吟这首词时为什么要避开原诗中的“离人几岁无消息”这一句呢?他自己强调“沒有忘,不要写”,而且还是特意强调,显然是有明显用意的。

归字谣原文冯延巳,冯延巳鹊踏枝原文(5)

通过欣赏原词我们知道,“离人几岁无消息”这个词句,表达的是与故人离别多年的思念和遗憾之意,“离人”,即离开之人,也可理解为故去之人,词中表达的是空间遥远之意。而*吟这首词,表达的是对女儿李纳的思念之情,李纳当时就住在北京,用“离人”相称不妥,所以,*才有意避开这一不恰当的表达,有意避开这一词句。

通过对*改冯延巳原词的一个字和有意避开原词中的一个句子的原因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特定情况下吟诵这首词,其目的不是欣赏,而是自己情感渲泄的需要。他对冯延巳的这首词是进行了再创作的。这种创作,依据的是自己当时情感的真实,老人家的古诗词活用,令人叹服。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