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要多复杂就有多复杂,有时正义并不是真的那么理所当然,之所以有这种感受,还得从都德的《最后一课》说起。
都德全名阿尔丰斯·都德,出生于19世纪,故乡是法国普罗旺斯,是一名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家。《最后一课》的时代背景是1870年至1871年的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割让给普鲁士(德)。小说主人公小学生小弗郎士,来到了学校,得知学校将被禁止教授法语,这将是最后一堂法语课,而且之前严厉的老师韩麦尔先生也不再严厉,但他仍然坚持上课,上完这最后一课。这一天的事情,唤起了主人公小弗郎士的爱国之心。
这是一篇讲爱国的小说,非常感人,尤其是小说结尾韩麦尔先生在黑板上写下“法兰西万岁!”对于当时还是小学生的我,仍然觉得很震撼,内心升起一股暖流,对韩麦尔先生肃然起敬。
当时的语文老师姓葛,给我们说了很多小说相关的背景故事,因为我年纪小,当时是听得比较迷糊,只是隐约记得,她说得很复杂,一直没搞懂。一直到长大了,了解历史知识多了,接触到一些比较全面的欧洲历史,才稍微明白了一点当时葛老师说的内容的意思。
实际上阿尔萨斯跟洛林两个地方的归属,以及人种的归属,身份认同,随着历史却一直在变化,各种恩怨纠葛十分复杂。
首先阿尔萨斯跟洛林长期属于神圣罗马帝国,按理来说应该是属于德国的,只是在路易十四的年代(近代)阿尔萨斯被并入法国,洛林也是被拿弗洛伦萨换来的,按照这个理论去推断,普鲁士应该是收复失地才对,并不是侵略者。所以有很多历史学家提出一种观点,那就是都德其实是在偏袒法国,所谓的爱国并没那么正义。
但事实上,情况要比这当方面的论据论点要复杂得多。这些历史学家都忽略了一个问题,民族主义的觉醒大概是从19世纪开始,而在此之前的中世纪欧洲,各国并没有这个概念,所以如果将民族认同问题放在中世纪是不妥的。这就好比匈奴人是夏朝的后裔,跟汉族祖先同源,就可以推导出在西亚、东欧的匈奴人后裔也是中国人,这是一样很荒谬的。
所以阿尔萨斯人跟洛林人在当时的身份认同,其实主要还是偏向于法国的。这主要是跟法国大革命,资本主义崛起有关。法国革命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对国民影响力是非常大的,这对于法国民族的觉醒非常有帮助,而这也影响到了当时的阿尔萨斯人跟洛林人。所以当时的阿尔萨斯人跟洛林人,虽然在中世纪的源偏向普鲁士的源,但并入法国后,出现同化、融合现象,民族认同更偏向的是法国,所以《最后一课》阿尔萨斯人、洛林人说爱法兰西,一点也不难理解。
从普鲁士到德国,其民族意识形成远比法国晚,虽然他们占领了阿尔萨斯跟洛林很长一段时间,但面对民族认同已经是法国的阿尔萨斯人跟洛林人,还是无法彻底同化他们。甚至这两个地方的人,还是反德急先锋。圣女贞德就是来自洛林,而且历史上洛林也是非常反德的。
随着一战失败,阿尔萨斯、洛林又脱离了出去,回归法国。但在二战,法国投降,德国又暂时占领了这两个地方。但这里地下抵抗运动,也是很火的。所以如果德国不能长期占领,是无法让祖先的土地彻底回归,因为生活在上面的人们身份认同不是德国,终究有一天会回归法国或者独立出去。
历史就是很奇妙,德国最后没有得逞,二战最终还是失败了,阿尔萨斯跟洛林从此无任何可能“收回”了,成为了法国的固有领土。
你以为这样就完了吗?其实还没有。
经过上述的历史过程,阿尔萨斯跟洛林其实是出现了不同的改变的。在德法轮番交锋下来,洛林是始终反德亲法,但阿尔萨斯却不一样,在文化上被德国同化了一部分,而且现今对德国有好感的占比非常高,可能跟被占领的时间比较长,以及靠近德国有关。阿尔萨斯人主要说阿尔萨斯语,跟德语非常接近,可以说明一部分问题。而事实上,阿尔萨斯人其实是德意志人跟法兰西人结合的后裔,所以会受到各自文化上的影响,也很好理解。
但这还没完,阿尔萨斯这里现在也是有问题的,他们身份认同偏向法国,文化上偏向德国,这导致了他们今天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跟今天的西班牙加泰罗尼亚有着类似的问题,也有一部分右翼想着独立出去法国。虽然起的浪不大,但受西方分裂思想的影响,如果法国不继续加强阿尔萨斯人的身份认同,也是不排除他们独立出去的想法会逐渐增强。
从以上的介绍分析,不难看出,一个国家的统一,民族身份认同非常重要,如果不想分裂,就必须从小对下一代教育好国家民族概念,必须爱国,必须爱国,真的,今天世界各地闹独立的事件,各种运动,除了一些历史问题,很大程度上是教育的失败,导致年轻人不认同自己的祖国或者民族,逐渐演变成分裂势力。
有时候在爱国的正义性并不是那么理所当然的,国家民族身份认同非常重要,这个是意识形态层面的东西,是最难改变的。如果不是从小的教育,一点一滴的积累,是不可能构建得起来的。
同时我也看到了历史的复杂性,看待某些问题真的不能想当然,不能以某一段历史来当作依据去评判它,应该多方求证,合理运用辩证方法解析,得出事实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