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杜少陵,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后人称他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什么是圣人?圣人是心怀天下,忧国忧民,并且能够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人!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圣人是没有分别心,把全天下都一视同仁的人!杜甫为啥被称为诗圣?就是因为他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情怀!
诗圣为什么是杜甫呢?
因为杜甫的诗人的情感与我们所有人心中的的道德理想实现了统一。他的诗不仅美,而且让我们温暖,共鸣,并产生向往,想不由得让自己的心,向这样的心灵靠近。
比如对比李商隐、李贺的诗。
李商隐,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是很动人。
李贺,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是很凄美!
可是无一言经国,无纤意奖善。
无一言经国,就是有的诗人虽然很有锐感,他写的诗是美的,但没有一字一句在讨论家国天下,而杜甫有。他对国家的爱,在向北眺望的眼神里,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他对国家的爱,也在永远操着心的心里,君不见,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无纤意奖善,就是有些诗人虽然很深情,他写的诗是真挚的,但没有净化心灵、启迪善意的力量。而杜甫有。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这是他叮嘱侄子吴郎,要让西邻家的老妇人尽管来打枣。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这是《新安吏》中,他对无穷无尽的战争中无穷无尽的征兵们的同情。
杜甫的心太宽广了,除了他自己,什么都装得下,他让我们更宽广;杜甫的心太容易疼痛了,他让我们更柔软,更懂得扶起弱者,爱所有人。
所以诗圣是杜甫,他为善在高处点亮了一盏灯,迢第千年,烁光依旧,永远映照着当下与此后 。
杜甫经典诗词:
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6.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7.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8.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
9.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杜甫《赠花卿》
10.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杜甫《八阵图》
11.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杜甫《赠卫八处士》
12.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前出塞》
诗圣杜甫
一意致君尧舜上,生逢末世梦难圆。①
伤时每作惊人语,忧国多为泣血篇。②
万里桥边茅屋破,九嶷山下柏舟还。③
扶病登高谁共酒?白云苍狗两茫然。④
注:
①杜甫少年时,就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雄心壮志,但他一生潦倒,为躲避战乱,经年漂泊,壮志难酬。
②杜甫有诗:“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反映出诗人为文严谨,字斟句酌创作风格。他一生忧国忧民,许多诗歌都是泣血之作,号称“诗史”。
③万里桥,在成都的锦江之上,桥西就是杜甫草堂,“万里桥西一草堂”。九嶷山又称苍梧,大概在这里,湘水和潇水汇合,传说大舜死在这里。公元765年春,在经历了六年辛酸的“客蜀”生活后,老杜决定放舟东下,准备出三峡、入荆楚,然后沿着湘江、汉水北上长安,途经潇湘。
④杜甫的《登高》诗中有:“百年多病独登台”,“潦倒新停浊酒杯”、“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的句子,这里是化用。“白云苍狗”指人生无常,世事易变。诗圣的回乡路却一波三折,公元770年,走到湖南地界,生命走到尽头,最终病死在那条破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