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三大要素,面向对象的三大特点是什么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29 08:39:56

(一)常用开发方法包括:结构化方法、原型法、面向对象方法。(口决:有缘的人结为对象)

(1)结构化方法:特点是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缺点是开发周期长,文档、设计说明繁琐,工作效率低,要求在开发之初全面认识系统的需求。

(2)原型法:其认为在无法全面准确地提出用户需求的情况下,并不要求对系统做全面、详细的分析。

(3)面向对象

(二)方案设计

系统方案设计包括:总体设计和各部分的详细设计。

(1 )系统总体设计:包括系统的总体架构方案设计、软件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数据存储的总体设计、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方案设计等。

(2)系统详细设计:包括代码设计、数据库设计、人/机界面设计、处理过程设计等。

(三)系统架构:对整个系统的分解,既需要“纵向”分解,也需要对同一逻辑层分块,进行“横向”分解。

(四)设备、DBMS及技术选型:在系统设计中进行设备、DBMSQ及技术选型时,不只要考虑系统的功能要求,还要考虑到系统实现的内外环境和主客观条件。

(五)软件设计、测试与维护(重点)

(1)软件设计:可以划分为软件架构设计和软件详细设计两个阶段。

(2)软件测试:测试是为了评价和改进产品质量。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三个阶段。

(3)软件维护:①更正性维护、②适应性维护、③完善性维护、④预防性维护。(口决:正是鱼丸)

(六)软件质量保证及质量评价

(1)软件质量保证:通过制订计划、实施和完成等活动保证项目生命周期中的软件产品和过程符合其规定的要求。

(2)验证与确认:确定某一活动的产 品是否符合活动的需求,最终的软件产品是否达到其意图并满足用户需求。验证过程试图确保活动的输出产品已经被正确构造,即活动的输出产品满足活动的规范说明。

(3)评审与审计:包括管理评审、技术评审、检查、走查、审计等。

(七)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

(1)对象:对象包含三个基本要素,分别是 对象标识、对象状态和对象行为。

(2)类:对象是类的实例,类是对象的模板

(3)抽象:通过特定的实例抽取共同的特征以后形成概念的过程。类是- -组对象的抽象

(4)封装:将相关的概念组成一个单元模块,并通过一个名称来引用。

(5)继承:表示类之间的层次关系(父类与子类),这种关系使得某类对象可以继承另外一类对象的特征,继承有可分为单继承和多继承。

(6)多态:使得在多个类中可以定义同一个操作或属性名,并在每个类中可以有不同的实现。多态使得某个属性或操作在不同的时期可以表示不同类的对象特性。

(7)接口:描述对操作规范的说明。

(8)消息:体现对象间的交互,通过它向目标对象发送操作请求。

(八)软件中间件

(1 )数据库访问中间件:通过一个抽象层访问数据库,从而允许使用相同或相似代码访问不同的数数据库资源。典型技术如Windows平台的ODBC和Java平台的JDBC等。

(2)远程过程调用中间件( RPC):是一种分布式应用程序的处理方法。一个RPC应用分为服务器和客户两个部分。

(3)面向消息中间件(MOM):典型产品如IBM的MQSeries。

(4)分布式对象中间件:典型产品如OMG的CORBA、Java的RMI/EJB、Microsoft的DCOM等。

(5)事务中间件:典型产品如IBM/BEA的Tuxedo。支持EJB的JavaEE应用服务器等。

(九)数据仓库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相对稳定的、反映历史变化的数据集合,用于支持管理决策。

业界将将其特点归纳为5个“V”,分别是Volume(大量)、Variety ( 多样)、Velocity ( 高速)、 Value ( 价值)、Veracity (真实)。

(十)OSI七层协议:(巫术忘传会使用)———很重要。

(1)物理层(物—巫):该层包括物理连网媒介。该层的协议产生并检测电压以便发送和接收携带数据的信号。具体标准有RS232、V.35、RJ-45、FDDI。

(2)数据链路层(数—术):它控制网络层与物理层之间的通信。

(3)网络层(网—忘):其主要功能是将网络地址翻译成对应的物理地址。

(4) 传输层(传—传):主要负责确保数据可靠、 顺序、无错地从A点到传输到B点。

(5)会话层(会—会):负责在网络中的两节点之间建立和维持通信,以及提供交互会话的管理功能。(6)表示层:如同应用程序和网络之间的翻译官,表示层管理数据的解密加密、数据转换、格式化和文本压缩。

(7)应用层(用—使用):负责对软件提供接口以使程序能使用网络服务。

(十一)TCP/IP的层次模型分为四层,其最高层相当于OSI的5~7层,该层中包括了所有的高层协议,如常见的文件传输协议FTP、电子邮箱协议SMT、域名系统DNS、网络管理协议SNMP、访问WWW的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等。

TCP/IP的次高层相当于OSI的传输层,该层负责在源主机和目的主机之间提供端一端的数据传输服务。这- -层上主要定义了两个协议:面向连接的传输控制协议TCP和无连接的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TCP/IP的第二层相当于OSI的网络层。TCP/IP的最底层为网络接口层。

(十二)按照计算机网络所覆盖的地理范围的大小进行分类,计算机网络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网络按照拓扑结构划分有:总线型结构、环型结构、星型结构、树形结构和网状结构。

(十三)信息安全的基本要素有: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可审查性。(以下具体的特点要记住,会考选择题,不要记混了)

(1 )机密性:确保信息不暴露给未授权的实体或进程。

(2)完整性:只有得到允许的人才能修改数据,并且能够判别出数据是否已被篡改。

(3)可用性:得到授权的实体在需要时可访问数据,即攻击者不能占用所有的资源而阻碍授权者的工作。

(4)可控性:可以控制授权范围内的信息流向及行为方式。

(5)可审查性:对出现的网络安全问题提供调查的依据和手段。

(十四)典型的网络攻击步骤一般为: 信息收集、试探寻找突破口、实施攻击、消除记录、保留访问权限。

(十五)信息系统安全分为5个等级,分别是:自主保护级、系统审计保护级、安全标记保护级、结构化保护级、访问验证保护级。

(十六)云计算具有以下特点:

(1)超大规模

(2)虚拟化

(3)高可靠性

(4)通用性

(5)高可扩展性

(6)按需服务

(7)极其廉价

(8)潜在的危险性

注:云计算又可分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

(十七)物联网概念:

(1)物:客观世界的物品,主要包括人、商品、地理环境等。

(2)联:通过互联网、通信网、电视网以及、传感网等实现网络互联。

(3)网:首先,应和通讯介质无关,有线无线都可。其次,应和通信拓扑结构无关,总线、星型均可。最后,只要能达到数据传输的目的即可。

(十八)移动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络 互联网内容和应用,它不仅是互联网的延伸,而且是互联网的发展方向。

9.软件架构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

口诀:灵性界技数人

1. (灵性)灵活性和性能问题

2. (界)用户界面选择问题

3. (技)技术选择问题

4. (数)数据库的选择问题

5. (人)人员的问题

10.Java EE 架构

口诀:芙蓉组

1. (芙)服务(Services)

2. (蓉)容器(Container)

3. (组)组件(Component)

UML系统静态结构的静态模型

口诀:部队包袱够累

部署——部

对象图——队

包图——包

复合图——袱

构件图——够

类图——累

12.物联网架构的三个层次

口诀:赶落鹰

解释:用网来赶走落水的鹰

1. 感(赶)知层

2. 网络(落)层

3. 应(鹰)用层

13.RUP软件生命周期的4个阶段顺序

口诀:除夕狗叫

解释:除夕夜听到狗叫声

1. 初(除)始阶段

2. 细(夕)化阶段

3. 构(狗)建阶段

4. 交(叫)付阶段

面向对象三大要素,面向对象的三大特点是什么(1)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