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现代文阅读专练一(期中)
1、《北京的春节》(泰山区·期中)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 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元旦,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庙会上有赛轿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和娴熟技能。
多数铺户在初六开张,又放鞭炮,从天亮到清早,全城炮声不绝。除了卖吃食与其他重要日用品的铺子,大家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着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 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做事。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过了灯节,天气转暖,大家就又去忙着干活了。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
1.下列语句对“除夕真热闹”特点的描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从味觉角度描写。
B.“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从视觉角度描写。
C.“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从听觉角度描写。
D.“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从人们的重视角度描写。
2.下列对语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守岁”既有珍惜光阴的意思,又寄托着年轻人希望父母延寿的意思。
B.“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这句话反映出老北京人民的那种善良淳补、热爱生活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C.“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又”字总结上文,表现出作者在构思文章、统筹内容上的匠心独运。
D.“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这句话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作者恋恋不舍的心绪跃然纸上。
3.文章着力描写灯的数多,种类多,对此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突出“元宵是春节的又一高潮”“元宵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B.灯的数量多,从“处处张灯结彩”“整条街像是办喜事”“家中也有灯”可以感受到。
C.灯的种类多,从“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家中也有灯”可以感受到。
D.灯的数量多、种类多是说北京的春节很讲排场,热闹,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太过于铺张浪费。
4.对选文的内容及写法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文中列举了大量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情趣盎然,学生喜闻乐见。
B.内容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详略得当。
C.字里行间流露出人们勤俭节约、谨小慎微过春节的心情。
D.语言表达朴实简洁,京味浓郁,耐人寻味。
5.下列不属于本文语言特点的一项是( )
A.朴实简洁,生动形象 B.华美绚丽,优美隽永
C.流畅通达,清浅俗白 D.雅俗共赏,耐人寻味
2、《北京的春节》(2021年岱岳区·期中)
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 空竹、口琴等。
孩子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瓜形,又甜又黏,小孩子们最喜欢。
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春节眨眼就要到了啊。除夕前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还要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 店铺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 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 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下列修辞手法选文前两段使用次数最多的一项是( )
A.引用 B.排比 C.比喻 D.夸张
2.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照北京的老规矩,腊八之前还不能称之为春节。
B.从腊月二十三开始,老北京就有了过年的味道。
C.老北京的店铺年后正月初六才开门。
D.在老北京人看来,元宵节吃元宵是整个春节最美好快乐的事。
3.下列不属于老舍语言风格的一项是( )
A.朴实简洁,生动形象 B.雅俗共赏,耐人寻味
C.流畅通达,清浅俗白 D.华美绚丽,含蓄隽水
3、《北京的春节》(2021年高新区·期中)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 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元旦,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庙会上有赛轿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和娴熟技能。
多数铺户在初六开张,又放鞭炮,从天亮到清早,全城炮声不绝。除了卖吃食与其他重要日用品的铺子,大家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着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 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做事。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过了灯节,天气转暖,大家就又去忙着干活了。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
1.选文第一段中划线句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出门在外的人过年都想着赶回家吃团圆饭:大人们都要守岁。
B.出门在外的人过年要赶回家吃团圆饭,过年要守岁,这都是普遍的习俗。
C.用“除非”“除了”加强语气,强调了人们回家过年和守岁的热情。
D.用“除非”“除了”加强语气,强调了不能回家过年和守岁的特殊情况。
2.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除夕夜家家户户要守岁 B.正月初一全城人都在家休息
C.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 D.各形各色的元宵灯有广告的作用
3.对选文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场景描述画面感强,有点有面,井然有序。
B.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
C.过渡自然,如“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D.内容安排详略得当,如详写初一、初六、元宵节,略写除夕和正月十九。
4.下列诗句中写春节的一项是( )
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B.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C.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D.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5.对选文语言风格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沉郁顿挫,灵动传神。 B.内涵丰富,华美浓丽。
C.浅易平实,通俗易懂。 D.风趣幽默,感染力强。
答案1、A C D C B
2、C B B
3、D B D A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