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中国的一个地方政权。在其鼎盛时期,领土曾横跨中国、俄罗斯和朝鲜三国,当时东北亚地区的很多国家,都是高句丽的附庸,其中就包括韩国人的祖先——新罗人和百济人。
很少有人知道,高句丽曾是中国的一个县。公元前107年,汉武帝攻灭卫氏朝鲜,在该地建立了玄菟、乐浪、真番和临屯四郡。在玄菟郡,汉朝人接触到一个名叫高句丽的古怪民族,相比于其他民族,此族非常特立独行。首先,此族以耕田为业,而其他民族都以渔猎为生;其次,此族平时生活很节俭,但在修房子时却毫不吝惜财富。最后后,此族性情凶急,极端好斗,喜欢四处抄略,是地方上的一个小霸王。
汉朝见高句丽人很善于战斗,认为他们很有利用价值,可以作为炮灰来对付匈奴、乌桓、鲜卑等游牧民族。于是汉武帝特地将高句丽的聚居地设立为一个县,治所在今天辽宁省抚顺新宾县一带,同时将他们的首领封为高句丽县侯。汉朝时期,汉人与高句丽人一直相安无事。有时,汉朝会征调高句丽人出征,但并不频繁,给得赏赐也十分优厚。然而王莽篡汉后,高句丽人的境遇却改变了。
为了对付叛变匈奴,王莽频繁征调高句丽军队,让他们戍守边境。然而高句丽人不愿离开故乡,对王莽的征调令阳奉阴违。正在服兵役的高句丽人也频繁逃亡,并和匈奴人一起攻打边郡。其后,新朝辽西太守田谭率兵攻打叛逃的高句丽,不幸中了埋伏,被乱刀砍死。王莽闻讯后大怒,立即派大将严尤出塞攻打高句丽,诱*了他们的国王,并传首于长安。为了羞辱高句丽,王莽还专门将其改名为下句丽。
其后,中原大乱,王莽政权被推翻,高句丽人趁机摆脱了中原王朝的统治,独立建国。不仅如此,高句丽首领还摈弃汉朝授予的侯爵,自封为为王。对于这个既定事实,汉光武帝刘秀不得不予以承认。汉和帝年间,高句丽逐渐坐大,开始频繁*扰汉朝的东北边境,试图蚕食汉朝的领土,但一直都没能成功。
其后东汉大乱,高句丽人看准机会,向辽东和汉四郡发动潮水般的攻势,想要一举成为东北亚霸主。然而自以为是的高句丽却被东汉末年的二流军阀——公孙家族“教做人”,首都丸都城惨遭摧毁。其后,高句丽人与曹魏合作,共同打击公孙军阀,并联合司马懿*死了公孙渊。其后,高句丽人又与曹魏发生了冲突,结果被大将毌丘俭*得大败,几乎亡国灭种。
被毌丘俭击破后,大家都以为高句丽已经灭亡了。然而出乎大家意料的是,残存的高句丽人很快便复兴了国家,重建首都丸都城。不久后,中原陷入了五胡乱华,高句丽人趁此机会,开始频繁袭击辽东与汉四郡。短短几十年时间,高句丽人获得了空前的胜利,向东他们成功占据了辽东和汉四郡,向南他们击败了朝鲜半岛上的百济、新罗和日本,向北他们攻占了扶余国的大片领土,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
为了更好地控制朝鲜半岛,高句丽专门迁都平壤,让百济和新罗成为自己的奴隶。百济和新罗起源于古代三韩,是韩国的直系祖先,从血缘上看与高句丽毫无关系,语言上也不能交流,三国之间互相出使都需要携带翻译。由于高句丽强大,百济和新罗饱受奴役,但却敢怒而不敢言。其后,高句丽受到柔然攻击,南方防御空虚,新罗和百济趁机联合,攻占了汉江流域的五百里土地。其后,新罗和百济关系交恶,朝鲜半岛上的三国陷入混战之中。
高句丽最鼎盛时期有多强大呢?他们拥有五百万人口,数百座城池,实力甚至比三国时期的蜀国还要强很多倍(蜀汉灭亡时,总人口才94万)。同时,高句丽还拥有精良的筑城术,在辽东山区建立了多座堡垒,可谓是固若金汤。为了夺取辽东,隋朝曾四征高句丽。其后,后三次征伐都动用了百万以上的兵力。然而由于高句丽早有防备,气候又寒冷,三次讨伐都遭到了大败。最终,隋朝元气大伤,并因此而灭亡。
唐朝建立后,横扫十胡,基本解决了内外敌人,唯独只有高句丽没有被攻灭。贞观十九年(645),唐太宗李世民亲率大军攻打高句丽,攻陷十余城,歼灭大量敌军,并俘获7万多人。这次高句丽虽然元气大伤,但仍然没有被灭掉。通过这次征伐,唐朝清楚地明白,高句丽不是短时间内就能解决。于是,唐朝改变战术,派偏师频繁*扰高句丽边境,使其国人疲于应付,耽误农时。仅仅几年时间,高句丽便百业凋敝,疲惫不堪。
唐朝见时机成熟,联合新罗,攻灭了高句丽的盟友百济,对其形成南北夹击之势。公元667年~668年,唐朝对高句丽反动了最后的攻势,攻占了首都平壤,平定了高句丽全境。为了彻底铲除这个民族,唐朝将高句丽贵族及大部分富户与数十万百姓迁徙于中国江淮一代,并将他们同化为汉人。失去了民族精英,高句丽民族彻底失去了活力,小部分遗民逐渐被渤海人、新罗人与突厥人所同化。
高句丽灭亡后数百年,贵族王建灭掉新罗王朝,建立了高丽王朝。高丽和高句丽,除袭用名字与一部分疆土重叠外,两者几乎没有直接关系。其后,韩国人开始以高句丽的后裔自居,“高丽人”也成为全球朝鲜民族的别称。然而从实际来说,韩国人与高句丽人并没有什么关系,相反他们的祖先还曾做过高句丽的奴隶,两者在血缘和语言上均没有传承性。由于韩国人并没有值得骄傲的历史,只能将自己的民族自尊心附着于中国割据政权高句丽之上,这也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