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木犀香数珠原文,纵死犹闻侠骨香原文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01 03:16:09

赋木犀香数珠原文,纵死犹闻侠骨香原文(1)

碧玉融成万里天,满城罗绮竞春妍。

柳梢挂月黄昏后,夜市张灯白昼然。

宋人爱香,日常生活中佩香熏衣、焚香调心境,过着洁身自清静的雅致生活。夏秋之际,临安夜市上的各种香物是最紧俏的商品。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夜市”条载:

夏秋多扑青纱、黄草帐子、挑金纱、异巧香袋儿、木樨香数珠、梧桐数珠、藏香、细扇、茉莉盛盆儿带朵、茉莉花朵......

香袋儿、木樨香数珠,都属于日常佩戴的香物。随身佩戴可香身除臭、醒脑清神、祛邪辟秽。宋代香袋配方,以模拟花香味的香方居多,像模拟莲花香气的“莲蕊衣香”,香气清韵悠长,很适合夏天使用。

莲蕊衣香:莲花蕊一钱(干研), 零陵香半两,甘松四钱,藿香、檀香、丁香各三钱,茴香、 白梅肉各一分,龙脑少许,右为细末,入龙脑研匀,薄纸贴,纱嚢贮之。

赋木犀香数珠原文,纵死犹闻侠骨香原文(2)

木犀香珠,则是以木犀(桂花)为主要香料制作的芳香圆珠。古人将一颗颗的香珠串在一起,制成手串,像钏镯一样套在腕上,暗香盈袖。

随着袖子的收放,香珠的香气时有时无,时浓时淡,这种婉转而缠绵的香气含蓄幽雅,很符合古代文人的审美。元人陈栎曾做《木犀珠》诗一首,夸赞用桂花制作的香珠,形圆、色洁、香清:

岩树初开金粟明,累累如贯耀人睛。

非生蚌殻圆还皎,若比龙涎馥更清。

分种原从天上落,粉身今捻掌中轻。

莫言合浦光常在,敛袖归懐夙有情。

赋木犀香数珠原文,纵死犹闻侠骨香原文(3)

在宋代,香物极大丰富了宋人的物质生活,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常物。南宋,香料买卖及香料加工业非常繁荣。范祖述在《杭俗遗风》中记载:“ 城中三百六十行生意, 夏秋冬三季, 不敌春香一市之多”。

南宋临安市肆商人编著的《百宝总珍集》,收录了几种当时比较名贵的香料,大食栀子、蔷薇水、龙涎香、龙涎、脑子、沉香、笃傉、 乳香。

大食栀子为藏红花,是古时仿造龙涎香极好的香料,《百宝总珍》“大食栀子”条题前诗曰:“合香栀出大食,红黄好色最为奇”。蔷薇水,既能洒衣香身,也是调制高档香品的重要原料。李彭老《天香·宛委山房拟赋龙涎香》:“捣麝成尘,薰薇注露,风酣百和花气”,薰薇注露,指的就是蔷薇水。

龙涎香,为诸香和合而成的龙涎香饼,宋代宫中制作的各种龙涎香在民间颇为珍贵,常被文人当作藏品收藏。脑子即龙脑香,也叫瑞脑。李清照的词作中常提及此香,《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赋木犀香数珠原文,纵死犹闻侠骨香原文(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