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小时候,坐在教室里,心是焦躁的,恨不得像只白鹭冲出教室,翱翔蓝天。
那时候,天很蓝,树很绿,教科书的插图很美丽。
图中的小朋友活泼开朗,积极阳光,不像现在的教科书,仿佛唐氏儿。
若不是最近人教版教材插图出现问题,闹得沸沸扬扬,我都不知道,八零后教科书的插图,居然很多都出于名家之手。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试想一下,鲁迅多年以后又吃到了魂牵梦绕的茴香豆,却发现是臭的、嗖的,那该是多么扫兴的事情。
可怕的是,我们的后代,正以这些坏掉的茴香豆为主食。
关于教科书插图,何尝不是我们八零后梦里的茴香豆。
我本来不想蹭这个热点,梦醒了就很难再圆回去,留点美好的记忆,不挺好的吗?
可是,这两天人教版插图的事情太热了,随便都能看到很多辣眼睛的插图,一旦入眼,就像吃了苍蝇,心里止不住的恶心,实在难受。
我决定回过头来,看看我们八零后的人教版课本,洗洗眼睛。
我印象最深的是乌鸦喝水,现在我还能背诵:
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一会排成个人字,一会排成个一字。
哦,对不起,好像串台了。
还有最早的一首诗,你们一定以为是鹅鹅鹅吧?
很抱歉,不是,这点我很笃定,因为小时候做过考证,不大会出错。
诗歌如下: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门前六七树,八九十枝花。
要说哪篇文章最蕴含生活哲理,我觉得应该是小马过河。听了很多道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小马没过河。
陶冶让我体会到了劳动人民的艰辛,同时想起了父母艰辛和不易: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神笔马良让我喜欢上了笔,直到现在敲着键盘,停下来思考的时候,手里还得有支笔把玩把玩才安心。
最搞笑的要算我要的是葫芦了,想不通世上为啥有这么愚蠢的人,当时看本文的时候,都替他着急,恨不得去给他的葫芦浇水捉虫。
最聪明的小朋友,是曹冲。那么小的年纪就能想到这么好的称象办法。记得当时我也做了换位思考,如果是自己,能想到办法吗?结果是否定的,并没有比曹冲称象更高明的办法,心想,他这么聪明,一定继承了曹操的基业吧。后来听老师说并没有,而且英年早逝,有点替他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