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fēnɡ)急(jí)天(tiān)高(ɡāo)猿(yuán)啸(xiào)哀(āi),
渚(zhǔ)清(qīnɡ)沙(shā)白(bái)鸟(niǎo)飞(fēi)回(huí)。
无(wú)边(biān)落(luò)木(mù)萧(xiāo)萧(xiāo)下(xià),
不(bú)尽(jìn)长(chánɡ)江(jiānɡ)滚(ɡǔn)滚(ɡǔn)来(lái)。
万(wàn)里(lǐ)悲(bēi)秋(qiū)常(chánɡ)作(zuò)客(kè),
百(bǎi)年(nián)多(duō)病(bìnɡ)独(dú)登(dēnɡ)台(tái)。
艰(jiān)难(nán)苦(kǔ)恨(hèn)繁(fán)霜(shuānɡ)鬓(bìn),
潦(liáo)倒(Dao)新(xīn)停(tínɡ)浊(zhuó)酒(jiǔ)杯(bēi)。
重点字词注释:风急:形容秋风猛烈。
天高:天空高远,也寓指时令已深秋。
猿啸哀:巫峡地区的猿猴叫声凄凉哀婉。
渚:水中小洲或岸边浅滩。
萧萧:落叶纷飞的样子。
无边:形容范围广阔。
落木:落叶。
不尽:连续不断。
长江:此处实指夔州附近的长江段。
万里:极言距离遥远,也表示漂泊不定。
常作客:长期在外漂泊,不得归乡。
百年:一生,此处指老年。
苦恨:极度遗憾和痛恨。
繁霜鬓:形容两鬓斑白如霜。
潦倒:失意,困顿不堪。
新停:刚刚停止,这里指因病戒酒。
逐句解读:首联通过描绘自然景象——疾劲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鸣的猿猴、清澈的江水、白色的沙滩以及盘旋的飞鸟,营造出一种苍凉辽阔的氛围。 颔联进一步展现深秋的壮丽景色,落叶飘零和长江流水表现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消长。 颈联转向诗人自身,抒发常年漂泊异乡、年老多病且孤独登高的感慨。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生活困苦、疾病缠身、借酒浇愁却不得不戒酒的无奈和痛苦。
整体分析:《登高》是一首七言律诗,通过对秋天景物的细致描绘,融入个人的生活遭际和时代背景,展现了杜甫身处乱世,饱经沧桑而又忧国忧民的情感世界。诗中的景物描绘与个人心境紧密相连,达到了情景交融的高超艺术境界。
写作背景介绍:《登高》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公元767年)的秋天,此时安史之乱虽已结束四年,但国家并未安定,地方军阀割据,社会动荡不安。五十六岁的杜甫在夔州(今重庆奉节一带)生活,身患重病,处境极为困顿。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在重阳节登高后所作。
作者生平介绍: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他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称为“诗圣”,其诗歌被誉为“诗史”。他的诗歌作品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影响深远,展现了他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忧国忧民的精神。
杜甫出生于公元712年,远祖为汉武帝时期有名的酷吏杜周,祖父杜审言也是有名的唐代诗人。他的母亲崔氏在他年幼时便去世。杜甫少年时代曾游历吴越和齐赵,期间曾赴洛阳应举但未中。三十五岁以后,他在长安应试也落第,随后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但官场不得志,只能目睹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
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他先后辗转多地,见证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因对时政痛心疾首,弃官入川,定居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他在城西浣花溪畔建了一座草堂,这就是后世著名的“杜甫草堂”。尽管生活相对安定,但他依然心系国家,胸怀天下。
杜甫的诗歌作品数量众多,题材广泛,包括《登高》、《春望》、《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望岳》等名篇。他的诗艺精湛,既有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揭露,展现了他卓越的诗歌才华和深厚的家国情怀。
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在由潭州前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病逝,享年五十九岁。他的离世对于诗坛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损失,但他的诗歌和精神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总的来说,杜甫是一位具有深远影响的伟大诗人,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艰辛,但他的诗歌却永远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他的家国情怀、忧国忧民的精神以及卓越的诗歌才华都使他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璀璨明星。
艺术手法与技巧:寓情于景:诗人借助大自然的秋景,巧妙地寄托了自己的情感,使读者能够通过具体的景物感知到诗人内心的悲凉。
对偶工整:全诗八句均为对仗,体现了杜甫晚年对于诗歌形式技巧的纯熟掌握,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视觉美感。
对比映衬:通过空间的广阔(如“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时间的绵延(如“万里悲秋”对“百年多病”)等形成强烈对比,深化主题。
象征寓意:如“落木萧萧”象征人生的衰老与失落,“长江滚滚”则喻示时光无情流逝及历史的不可阻挡。
意境创造:意境创造: 杜甫在《登高》中创造出一种宏大而苍凉的意境,将个体命运与自然景观、历史变迁紧密结合,体现出人生短暂、宇宙永恒的主题。
情感表达:情感表达: 诗中表达了诗人深沉的人生感慨,既有对个人坎坷命运的悲叹,又有对国家命运和人民苦难的深深忧虑。
结构布局:全诗四联构成一个严谨的整体,前两联着重写景,后两联转向抒情,由景及人,再由人及己,最后收束于自身的落魄现状,层次分明,脉络清晰。
文化内涵与历史影响:《登高》以其深邃的意境、精湛的艺术表现力,成为唐诗乃至中国古代诗歌的瑰宝。它不仅展示了杜甫个人的人格魅力和高尚情操,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您最喜欢杜甫的哪首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