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从每年公历的4月5日前后开始,到4月20日前后结束,万物生长到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所以称“清明”。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春草萌芽,春花吐艳,春风轻柔,绵绵春雨笼罩着天地。
每到这时,总觉得绕不过一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的这首《清明》在古代众多描写清明的作品中,堪称“绝唱”,全诗意境悠远、清新明快,对后世影响深远。
值得一提的是,这首七绝在改编成其他类型的文学体裁后,依然很绝。
杜牧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一天正是清明节,虽然春天是花红柳绿,春光明媚的时节,可又是气候易变的季节,常常遇见“闹天气”下上了雨。
“纷纷”传达了一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美丽的境界。“纷纷”不只写出了清明的特征,而是表现出了雨中行路人的心情。
“行人”不是游人,而是出门在外行旅之人,而“断魂”则极力形容一种十分强烈而又深藏的感情,比如相爱相思,惆怅失意,暗愁深恨的心境。
古代清明是个大节日,休假游赏之外,还是家人的团聚、祭祖扫墓之时,因此孤身上路,春衫尽湿,触景生情,不能不“断魂失魄”,这是古代诗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第一句第二句写出了情景,交待了问题,怎么办呢?
行人不禁想找个小酒店,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饮几杯,庶几清除心中的愁绪。
第三句写了问询,问询的是谁,第四句才交待了是“牧童”,牧童在第三句里是“借问”的宾语,又是第四句“遥指”的主语,没有用声音而是用画面“遥指杏花村”回答了讯问。
“遥”不是“远”,而是在红杏梢头挑出了酒帘的地方,《红楼梦》大观园里有一处景叫做“杏帘在望”,正是由杜牧的《清明》脱化出来的。
诗人就此打住,停止在这个遥遥在望的杏花深处,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白,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味。
这一首诗,平易近人又富有意境,因此获得无数读者的认同,是清明诗中的上乘之作。
杜牧的《清明》因为备受喜爱,而被后人别出心裁地多方修改。
改动后的“清明”诗从三言到六言,直至长短不一的词皆有,且都妙趣横生。
清代纪晓岚将此诗压缩为五言绝句,删除了每句开头的两个字,而且蛮有理由:
时节雨纷纷,(春雨当然“纷纷”)
行人欲断魂。(行人当然在“路上”)
酒家何处有,(已经有“借问”的语气)
遥指杏花村。(指路不一定要“牧童”)
有人将它改为四言:
清明时节,行人断魂。
酒家何处?指杏花村。
有人将它改为三言:
清明节,雨纷纷。
路上行,欲断魂。
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指,杏花村。
有人将它改为六言:
清明时节雨纷,路上行人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牧童遥指杏村。
更为有趣的是,宋代有个书法家将诗写于白纸扇上,一位友人看见后给诗重新断句,竟然成为一首绝妙的小令:
清明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个改动是比较成功的,因为意思没有变化,而且更加生动,但读起来感觉不一样了。
更奇的是,有人不加一字,不减一字,仅重新标点,就改成了一个“剧本”:
不仅如此,还有人把它改为剧本:
清明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个“剧本”当然没有演出的意义,但是,时间、地点、场景、人物、对话、舞台提示等,剧本的要素无一欠缺,足见标点者的智慧,令人生趣。
河北保定有人用当地方言改为:
清明节雨哗哗,
路上行人打滑叉;
借问,酒家在呐(哪),
牧童遥指:
哈(那)不啥(不是嘛)?
杜牧此诗还有酒店改为对联,非常有意思:
此即牧童遥指处,
何须再问杏花村。
不得不说,这些诗词变体,再次彰显了杜牧《清明》诗经久不衰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