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叶韵,又叫叶韵,就是在语句中适当的地方(一般在停顿的地方),让同韵的字有规律地陆续出现。又因为大都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也有在倒数第二个字,如《诗经·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古诗词中的韵,大致等同于汉语拼音中的韵母。古体诗(包括四言、五言、七言、杂言),散文如赋、骈体文都讲究叶韵。律诗的用韵比较严格,只能在同一韵部中的字押韵,而且唐时一般用平声韵(包括阴平和阳平),后来诗词才有仄声韵,才能平仄通押。诗词曲有一韵到底,句句叶韵的,如曹丕的《燕歌行》;也有中间换韵的,如《诗经·关雎》;不过多数是双句叶韵。有首二两句叶韵的,也也有可不叶韵的。所以,贺知章的《回乡偶书》第二句“乡音未改鬓毛数衰”,“衰”有人坚持说该读chuī,第一二句才叶韵,但部颁教材坚持读shuāi。事实上部颁教材是对的,因为一二句是可以不叶韵的,而且读shuāi才与末句“来”叶韵。前面我们提到金昌绪的《春怨》首句“打起黄莺儿”,应该读ní,也是因为与第二句“啼”叶韵。那当然也可以读ér,但“黄莺儿”不能儿化,读成huáng yīngr。这不但因为少了一个音节,而且古诗词里没有“儿化韵”。“元曲”中有没有儿化韵,尚在争论中。明代中后期,在古白话文如《水浒》、《金瓶梅》中有大量带有儿化音的京语。
关于儿化,这里多说几句。所谓儿化,是指在说话时,在词的最后一个字后面添加"er"读音。诵读时实际只加了“r”。儿化是现代汉语普通话和部分方言的一种构词方式,在词根(一般为名词)后面加上儿尾,字音韵母因卷舌动作而发生音变现象,这种现象就叫做儿化。
以此构成一个新的名词,新名词的含义是对词根名词含义拓展或特定化。儿化后的字音仍是一个音节,但带了儿化的读音一般由两个汉字来书写,如芋儿(yùr)、老头儿(lǎotóur)等。儿化的字含有“小,可爱的意思”,表示亲切的感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地域,汉语中“儿”的读音千变万化。除普通话外,北京话以多儿化而闻名。
北京地方话里有一首童谣:“小小子(zǐr),坐门凳(dèngr)。哭哭啼啼要媳妇(fúr)。要媳妇干嘛(màr)?点灯说话(huàr),吹灯作伴(bànr)。”读起来风趣幽默,且有韵味儿。这便是儿化韵。
叶韵是诗词曲有音乐感的重要手段,所以诗人在选取题材,思考写作内容,表达感情,提炼语言,创设意境的时候,也非常重视叶韵的问题。杜甫曾说:“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这句话中的字,其中就包括选韵的问题,而且是重要的方面。叶韵是古典诗词曲文音乐美的重要手段,诵读时当然要读好韵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