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排队时延
- 分组在经过网络传输时,要经过很多的路由器。
- 但分组在进入路由器后要先在输入队列中排队等待处理。
- 在路由器确定了转发接口后,还要在输出队列中排队等待转发,这就产生了排队时延。
- 排队时延的长短往往取决于网络当时的通信量,当网络的通信量很大时会发生排队溢出,是分组丢失。
(4)处理时延
路由器或主机在收到数据包时,要花费一定时间进行处理,例如分析数据包的首部、进行首部差错检验,查找路由表为数据包选定准发接口,这就产生了处理时延。
(5)往返时间(RTT)
在计算机网络中,往返时间也是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它表示从发送方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方收到来自接收方的确认(接受方收到数据后便立即发送确认)总共经历的时间
(6)时延带宽积
是指传播时延乘以带宽
3、正文开始!OSI参考模型OSI参考模型是网络互连的七层框架, 这里不详细介绍了,每一层的具体内容会在后面介绍,这里只需要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如下图所示,1,2,3层主要是是物理链路组成的,比如光纤,路由器,集线器,主要负责的是数据通信。5,6,7层是软件控制的,比如http协议,是一种软件层面控制的协议,主要负责处理传输来的数据。
4、物理层4.1 物理层有啥用?对于物理层,有人会说,这不就是网线吗,比如家里连接路由器的网线,电线杆上的光纤?其实不然,物理层更多的是规定一种标准,他并不管物理介质具体是什么,比如电线杆上是光纤还是双绞线,只要你能按物理层规定的标准传输数据就行。
那物理层到底有哪些主要任务呢?
- 比如说,规定了电气特性,信号的电平用 10V - 15V表示二进制的0,用-10V - -15V表示二进制的1,只要条网线能表示这个特性,就不管你用什么材料了。
- 当然还有其它特性,我们不需要了解,知道物理层是规定传输媒体接口的标准即可。
- 首先计算机网卡传输出来的数据是电信号,光纤传输的是光脉冲信号,有光脉冲表示1,无光脉冲表示0。
- 而可见光的频率大约是10的8次方MHz,因此光纤通信系统的带宽远远大于其它各种传输媒体的带宽
- 所以我们计算机传输数据需要先把电信号转为光信号,然后光信号快到服务器的时候,再把光信号转为电信号。
为什么需要中继器呢?
因为再线路上传输的信号功率会逐渐衰减,衰减到一定程度时将造成信号失真,因此会导致接收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