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柯桥日报
近日,区委宣传部、区教体局在我区第八届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启动仪式上表彰了由柯桥区各镇街等额推荐的20户书香家庭。
活动唤起了人们对阅读的兴趣,引导了全民阅读新风尚。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每一个充满书香的家庭虽然有不一样的读书故事,但也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的家庭因书香而其乐融融,他们的生活也格外充实。
家有书香不“孤”读。
家有藏书2500余册 晚饭后是全家人的阅读时间
家住兰亭街道金庄村的金国刚一家是远近闻名的书香家庭,一家人和睦相处、敬老爱幼、民主氛围浓厚,多次被街道评为文明家庭。
“家里的书房虽然不大,但四周均设置了书柜,文学、科学、历史、地理、书法、音乐、美术、教育教学等书籍累计2500余册,各类书籍分门别类存放,定期整理。”今年41岁的金国刚已经教书22年,他告诉记者,自己与爱人王菊伟均是兰亭中心小学的语文老师,儿子金哲渔目前就读于鲁迅高级中学。“为了在家里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家长就必须以身作则、树立榜样、言传身教。”
据金国刚介绍,自己与爱人从事小学德育和班主任管理工作,平时就注重学习阅读,文学名著、教学专著、教师成长著作等常放案头。一家人有固定的学习地点和时间,双休日节假日和寒暑假更是他们阅读的黄金时间,全家会选择在博物馆、书店、图书馆、文化馆,或参观展览,或阅读书籍,乐此不疲。
一家人兴趣广泛,尤其热爱优秀传统文化。金国刚酷爱书法,是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作品多次在区级报刊杂志发表,还与他人合作举办书法展览;爱人喜爱古琴艺术,师承浙江省古琴非遗传承人金少余;儿子喜爱竹笛,已取得竹笛十级考级证书。
墨香阵阵、琴笛悠扬、享受阅读……每个茶余饭后的夜晚,是他们一家最其乐融融的学习时段。建造一个书香家庭的过程,给金国刚一家带来了无限的乐趣和美好,在他们的带动不少身边的同事、朋友也爱上了读书。
全家人都喜欢看书 读书笔记记了好几本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儿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对书籍抱有浓厚的兴趣,什么书都看。”陶勇欣慰地说道,家中有小说、杂志,有名人传记、中外名著,有专业的也有闲杂的,甚至不乏小众书籍。
家庭布置,虽然没有高档家具,但随处都有可以读的书,倒也别有一番风味。“之前妻子总是喜欢把书整整齐齐地摆放在书橱里,看的时候才拿出来。后来,她看到有专家建议,家里书籍无需那么规整的摆放,喜欢读的书要触手可及,随手可得。于是就将各种书放置于床头柜、沙发、茶几上,甚至在卫生间也放了几本杂志。不仅有孩子的书,还有好多大人看的书,总之家里的每一地方都能看到书的影子。”陶勇笑着说,事实证明,这样的放书方式增加了儿子对书籍的喜爱。
当今时代,纸质的书籍已经不是唯一的学习知识的渠道与方式。在和儿子沟通的同时,陶勇常说,学习知识的渠道有很多种,处处留心皆学问。比如可以看电视《新闻联播》,关心国内外时政;可以看《我爱发明》《动物世界》,了解更多科学知识和自然奥秘;可以多看报纸,不断拓展知识面,成为社会的有益人才。
在这个倡导终身学习的社会,唯有与书为伴,才能书香致远,走向诗和远方。陶勇的妻子陈钰霞一直保持着写日记的习惯,在记录生活的同时,会把看书后的思考与想法写下来。“读一本书,就是与一个有趣的灵魂对话,作者的思想不知不觉中会影响我们,是认同还是质疑,我都把它及时写下来,几年来,读书笔记积累了好几本。”陈钰霞说道,她有时还在朋友圈中发一些读书心得或警句名言,发感慨聊人生,以追求更惬意的人生。
老有所学 在学习中提升自我修养
今年55岁的钱禄萍,家住柯桥街道状元名园,2015年8月退休后,经常到柯桥街道颐养园里免费教老年人们上剪纸课,从裁纸、折纸到叠纸,都由她手把手教。“退休后闲不下来,加上有一门剪纸好手艺,就来做公益事业,播撒爱心,这都是长年累月阅读书籍教会我的。”
父母都是学校教师,退休后仍保持良好的看书看报练书法等好习惯;丈夫在工作之余,也不忘看书充电,在学习中提升自我修养,在单位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读大二的女儿乖巧懂事,去年被学校评为优秀学生……钱禄萍家是左领右舍夸赞的对象。
记者联系上钱禄萍时,她正在柯桥区老年大学上国画课,学习国画精髓。“我母亲一退休后就报名了老年大学,我的国画、钢琴、书法课还是她帮我报名的咧!”据钱禄萍介绍,77岁的母亲非常好学,今年同时报了历史、国学、中医养生等课程。82岁的父亲钱传兴因为年事已高,听力不佳,平时就爱在家里书房看看报纸、练练书法,用自己的一生来践行“活到老,学到老”这六个字。
受良好的家风影响,助人为乐、帮助邻里,钱禄萍一直保持着。退休后,她全身心地投入了剪纸爱好之中,关心支持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每年百场以上;平时还会去社区、街道、文化馆、文化礼堂等教剪纸公益课;每年都会参加剪纸义卖活动,参加柯桥街道公益创投项目。“做公益,我心里舒坦、踏实。只要有余力,我会把公益一直做下去。”钱禄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