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首顶级重阳诗,重阳节最好的十首诗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02 03:53:52

十首顶级重阳诗,重阳节最好的十首诗(1)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对这个日子很看重,三国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就提到过重阳日应宴饮:“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中国文化素有谐音与讨口彩的传统,“九”“久”谐音,隐喻着“久久”“长寿”之意,即曹丕所说“俗嘉其名”。

重阳节这天,赏菊宴饮,登高望远,激发起文人墨客的无限情思。陈树千先生在《节日里的诗歌盛宴》一书前言中写道:“人们在节日中感受自然的力量,体验世态人情,或欣喜或叹惋,胸中涌动着的情感与眼前的景物交织,落笔成文便成了千百年长吟低唱的辞章。”一样的岁时节令,不同的情怀心绪,今天我们从书中选择十篇写于重阳节的诗词,与诸位读者共赏。

己酉岁九月九日

陶渊明

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

蔓草不复荣,园木空自凋。

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

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

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

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

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

千载非所知,聊以永今朝。

*录自《陶渊明集笺注》,

中华书局2011年版

这首诗作于晋安帝义熙五年,亲人先后过世,诗人极度哀伤。重九日,面对秋风萧瑟、草木凋零的暮秋之境,诗人感时伤逝,叹人生苦短,唯有以酒浇愁。

十首顶级重阳诗,重阳节最好的十首诗(2)

[宋]赵令穰(传)《陶潜赏菊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髙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录自《全唐诗》卷128,

中华书局1960年版

一首思乡怀远的千古名篇。这首诗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真意所发,至情流露,《唐诗直解》评价此诗:“诗不深苦,情自蔼然,叙得真率,不用雕琢。”

九日龙山饮

李 白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录自《全唐诗》卷179,

中华书局1960年版

这首诗大致作于诗人从放逐地夜郎(今贵州桐梓)返金陵途中,路经当涂,恰逢九月九日,登龙山以抒怀。

重阳诗词中常见“落帽”二字,据《晋书·孟嘉传》记载,晋臣孟嘉曾于重阳日登龙山赴宴,席中虽因落帽受嘲,孟嘉却以美文应之,四座嗟叹。后世常用“风落帽”“龙山落帽”等比喻文人不拘小节的飘逸风度。

十首顶级重阳诗,重阳节最好的十首诗(3)

《李太白全集》(中华国学文库)

九日五首(其一)

杜 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

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

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

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往,

干戈衰谢两相催。

*录自《全唐诗》卷231,

中华书局1960年版

大历二年(767),杜甫寓居夔州(今重庆奉节),重阳节登高饮酒,追思感怀,表达了诗人对年老多病的感伤,对故土亲人的思念以及伤时忧国的情怀。

尾联承接“旧国”“白雁”,写思乡之情,更确切地说是对家乡亲人的怀念。然而诗人情感不止于此,“干戈”句回答了弟妹天各一方、流落漂泊的原因,进而表达了对战乱与衰老的哀伤,将整首诗的主题升华。正如宋周紫芝《乱后并得陶杜二集》所评“少陵有句皆忧国”。

九日怀襄阳

孟浩然

去国似如昨,倏然经杪秋。

岘山不可见,风景令人愁。

谁采篱下菊,应闲池上楼。

宜城多美酒,归与葛强游。

*录自《全唐诗》卷160,

中华书局1960年版

襄阳是诗人孟浩然的故乡。诗人游历在外时恰逢重阳节,回忆故乡的风景、美酒与友人,赋诗怀乡。

“归与”句,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书中记载晋人山简嗜酒,任职荆州期间,将襄阳岘山养鱼池称为“高阳池”,并时常在池上置酒,酒醉后曾倒戴着头巾骑马,并举手问身边的葛强:“我与勇士你比起来怎么样?”醉态可掬。葛强是他的爱将,乃并州人士。后世诗词中以“山简醉”“高阳池”形容醉酒以及醉后潇洒之态,以“葛强”指代酒友或部将。尾联诗人自比山简,显露其豪放旷达的品格,盼望着回到故乡,有友人携手同游,共品家乡美酒。

十首顶级重阳诗,重阳节最好的十首诗(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