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多年前,有一位伟大的旅行家穷尽毕生之力走遍了中国的万水千山。在纵览了许多秀美壮丽的山河后,有一天,他来到了黄山。尽管他已经看过许多名动天下的山川,但当他第一眼看见黄山时,还是忍不住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
这便是后人常说的“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由来了,这个中国著名的旅行家就是徐霞客,黄山由此名声更甚。
尽管黄山如此有名,但却有一个人在多次经过黄山时放弃登上黄山,一生都没有登上黄山,这个人是谁?他又是为什么放弃了登上黄山的大好时机呢?
一、被迫离开——侥幸逃脱的*这个屡次拒绝登上黄山的人就是*,而提到*拒绝登上黄山的理由,与他年轻时经历的一场惊心动魄的脱险有关。
我们都知道*自从进入湖南第一师范读书后,内心革命的理想越发坚定,在这个信念的驱使下,他开始在长沙当地组织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引导穷苦大众摆脱悲惨的命运。
可以说,当时尚且年幼的*就如同划破黑暗的一道曙光,为许多底层人民带来了希望,而*为了实现心中的目标可以说是“履险蹈危,十荡十决,吾往矣”,丝毫没有惧怕任何困难。这份坚定和勇气惊动了本地的军阀。
正在湖南驻扎的军阀赵恒锡就是其中一员,面对*的屡教不改,赵恒锡是恨得牙根痒痒,为此他早在1923年4月便下令要不惜一切代价抓捕*。可惜的是,*一行人早有察觉,已经离开了长沙远赴上海。
在长期组织大家开展各项革命运动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了一味照搬俄国的十月革命是难以有成效的。因为俄国的工人运动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在他们的国度里,工人是主力军,是社会的核心阶层,这样他们的声音才足够大,能够为自己呐喊权利。
但在中国,贯彻小农经济几千年的中国工业化进程几乎为零,工人数量无法撼动现有的腐朽制度,只有找到一个在中国最为普遍的群体,革命方能成功。
很快,*意识到了中国最普遍的群体是什么,那就是和他家人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千千万万个农民,他们才是中国的根基。为了唤醒农民的斗争意识,*带着新婚不久的妻子杨开慧返回家乡韶山,挨家挨户地走访,鼓励农民和地主抗争。
为了更好地带领大家开展农民运动,*还在当地开展了一个雪耻会。这下可就彻底捅了马蜂窝,地主们自然是不*。和军阀站在同一阵营的他们很快向赵恒锡告密,告诉他*又回来了,还在当地搞农民运动。
赵恒锡自然是怒不可遏,好啊,你小子跑了还敢回来,还整出这么大的动静,当我是死人吗?当即下令让湘潭当地的武装部队前去捉拿*并且就地正法。
此时的*对此仍是一无所知,好在当地有个好心人紧急送来了一封密报,上面写着:得密报,今日已有人电令县团防总局,决定即日派兵前来捉你。望接信后,火速转移。*一看到这封信,当即意识到赵恒锡又*来了。
此时的韶山已经是一片肃*的氛围,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依稀间,仿佛能听到当地部队的马蹄声正在从远方逼近。这可怎么办?*心想,此时转移已经来不及了,莫非我毛润之今日竟要落入这贼人手中吗?
此时得知这个消息的不止*一人,当地的许多农民也都得知了这件事。*在他们心中就是带领他们逃脱苦海的佛祖,是当做神明来尊敬的,如今他有难,这群人自然不愿袖手不管。
情急之下,他们让*乔装打扮成一个本地有名的郎中,端坐在轿中,大摇大摆地从军阀的眼皮子底下抬走了。这是*生平第一次坐轿,也是他此生唯一一次坐轿子。
望着抬着轿子的父老乡亲们的沧桑的面孔和佝偻的身躯,年轻的*难得落泪,他何德何能得父老乡亲如此庇佑,又有何脸面端坐在轿中?
作为人民的儿子,*一直将人民的利益高高放在自身利益之上,这种把父老乡亲的当做畜力来用的轿子向来是被他所鄙夷的,而如今,他迫于形势不得不当了回自己鄙夷的人,这让*心里很不好受,他在心中暗暗发誓,从今以后坚决不坐任何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