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带孩子背诵的这首《观刈麦》,是唐朝白居易的作品,是五言诗,不是文言文。我们先看原诗。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白居易是唐朝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很多都是来反映下层劳动人民的疾苦,除了这首《观刈麦》,还有一首《卖炭翁》,都是描述底层人民被官府欺压,苛捐杂税之下的悲惨生活。我们逐句来分析这首诗。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开头第一句就指出农民一年到头都在忙碌,春种夏忙秋收冬藏,没有空闲的时间,然后突出收麦子是最忙的时节。前两天上映的电影《隐入尘烟》里有关于收麦子的大量的镜头,收麦子是一系列的工作,要割麦子,收麦子,运麦子,晾麦子,原始碾压,秸秆麦粒分离,麦粒扬尘,最后才能把麦子装起来。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南风吹过,麦穗日渐饱满,麦浪上下翻滚,金黄的大地一派丰收景象,我觉得这句写的很浪漫,似乎是一夜南风就把本来绿色的麦子染黄了一样。
王安石的诗“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春风把江南染绿了,五月的南风把麦子染黄了,文人的想法有些相通。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妇,指的是嫁人的女性,姑,指的是还没嫁人的女性,童稚,指的是儿童,小朋友。箪,是古代装食物的竹器。家里的姑娘媳妇都用竹器装着食物,小孩子都拿着盛着水的陶器。
箪食,我小时候学习的时候都读作DAN SI,《孟子·梁惠王上》:“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它哉?避水火也。”
《论语》中,孔子夸奖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不知道为啥现在都改成读作 DAN SHI了,就好像乡音无改鬓毛衰,原来都读CUI,现在读SHUAI,远上寒山石径斜,以前都读XIA,现在读XIE.莫名其妙的事太多了。估计是不折腾完不成KPI吧。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饷,是个动词,本意就是给在田间里劳动的人送饭,妇女和孩子们拿着食物和水一起去田里面让“丁壮”们享用。这句诗承上启下,交代完妇女儿童,顺势引出丁壮在田间割麦子,下面就要描写他们的状态。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前两句话描写身体状态,面朝黄土背朝天,脚底下被灼热的土地烤着,后背被毒辣的太阳照着,后两句描写心理状态,精疲力竭了也顾及不到热不热,只希望白天再长一些。
古诗中说: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然后白居易有描写了拾麦穗的人,贫困的妇女,抱着孩子,右手捡拾人家遗留的麦穗,左臂挎着一个破筐。
中国古代文献中最早关于拾穗的记载是《诗经·小雅·大田》:“彼有不获穉,此有不敛穧。彼有遗秉,此有滞穗,伊寡妇之利。”南宋学者范处义注释说,“穉谓旁出之幼禾,获不及者;穧谓既刈而束不及者;遗秉谓失坠而载不及者;滞穗谓折乱而收不尽者”;吕祖谦说,收不完的“遗秉”和“滞穗”就成了穷人的福利。
“遗秉滞穗”又成了“穷人口粮”的代称,如清代彭兆荪的《输租乐》:“独不见农夫担负官仓口,颗粒何能角升斗,多寡一任量人手。遗秉滞穗皆入官,鸠形妇子吞声还。”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这个贫妇人跟别人说,自己家里种的田打的粮食都交税了,只能来拾麦穗充饥。白居易通过这个贫妇人的话交代了她拾麦穗的原因,同时鞭挞了官吏对百姓的压榨。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如果单纯的描述观刈麦的情景,并不能表现白居易对于百姓生活困苦的同情,对于官吏贪求鞭挞,对于百姓与官吏之间的矛盾的忧虑,白居易是一个很有良知的官员,他从看老百姓收麦子的情景联想到了自己,他说,现在我有什么功德呢,从来不从事生产劳动,我的俸禄还很多,每年有三百石的粮食,到年底还吃不完,还有结余,想到这一点,和百姓对比,就非常惭愧,整天都无法忘怀。
李绅的诗中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白居易的这首诗同样表达了对于底层百姓的同情和对于官吏压榨的不满,白居易的诗句用词比较浅显,以老百姓能听懂为准则,通俗易懂就和现在的大白话并无二致,然而通俗却不失华美,浅显却又意境优美,能将诗歌与现实相结合而不失诗歌韵味的恐怕无出其右了。
对于《观刈麦》这首诗,其实他的整体结构以及起承转合都非常巧妙,非常自然,开篇从农民辛苦讲起, 讲收麦子时节最辛苦,然后开始描写收麦子的情景,先说妇女和儿童送饭,顺势引出丁壮割麦子的情景,进一步讲贫妇人拾麦子的情景,最后落笔在自己这个观刈麦的旁观者身上,整首诗虽然不长,但内容丰富,并且转折的没有痕迹,这真是大家的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