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而异之异的意思,闻而异之什么意思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02 17:31:08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一、积累与运用(21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亘古(gèn) 曲折(qǔ) 迸裂(bìng) 深恶痛绝(wù)

B. 豁亮(huò) 镐头(gǎo) 晌午(shǎng) 锋芒毕露(lòu)

C. 愧怍(zuò) 取缔(dì) 殷红(yīn) 锲而不舍(qì)

D. 呜咽(yè) 谰语(lán) 污秽(huì) 苛捐杂税(kē)

【答案】D 详解】考查字音。

A.曲折(qǔ)——qū,迸裂(bìng)——bèng;

B.锋芒毕露(lòu)——lù;

C.殷红(yīn)——yān,锲而不舍(qì)——qiè;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典藉 独裁 抱歉 鞠躬尽瘁

B. 荒僻 深霄 斑澜 大庭广众

C. 楷体 疏懒 淋漓 情有可原

D. 泥桨 救济 高标 一反继往

【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A.典藉——典籍;B. 深霄——深宵,斑澜——斑斓;D.泥桨——泥浆,一反继往——一反既往;故选C

3.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些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中华儿女,是这场战“疫”中当之无愧的英雄。

B. 清洁工人的衣服脏了,手黑了,面如土色,但他们走过的地方都干净了。

C. 他的演讲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D. 有的东西不翼而飞,还有的东西被莫名其妙地弄坏了,所有的东西都不在原来的位置了。

【答案】B【详解】考查成语运用。

A.当之无愧:完全当得起,没有可惭愧的地方。意思是接受某种荣誉或称号等是完全够条件的。正确;

B.面如土色:脸色跟土的颜色一样,没有血色。形容极端惊恐。此处用来形容脸上有土,望文生义;

C.气冲斗牛: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正确;

D.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正确;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B. 《青春之歌》这部小说出色地塑造了共产党员卢嘉川、江华等人的英雄事迹。

C. 在学校开设的各种社团课当中,同学们尤其更喜欢那些体验性强、新鲜有趣的课程。

D. 在老师的耐心辅导和同学的无私帮助下,使我的各科成绩都有了很明显的提高。

【答案】A【详解】考查病句修改。B.搭配不当,改“事迹”“形象”;

C.“尤其”与“更”语义重复,去掉任意一个;D.成分残缺,去掉“使”;故选A。

5. 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手法和词性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读艾青的诗歌,我坚定了不断前行的信念;读史铁生的散文,我鼓起了直面人生的勇气: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我充满了对精神家园的憧憬……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让人欣喜,让人着迷。啊!还有什么比读书更能产生令人陶醉的内心体验呢?

A. 文段开头运用设问,自问自答,强调了书对人的思想的启迪和引领作用,有助于启发读者的思考。

B. 文段中运用“读……,我……”的排比句式,语势强烈,意在突出读书带给“我”的力量,让“我”有更高的追求。

C. 文段中“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运用比喻,生动地写出了阅读给人带来的惬意感受。

D. 啊!还有什么比读书更能产生令人陶醉的内心体验呢?(句子中加点的“啊”是叹词,“比”是连词,“更”是副词。)

【答案】D

【详解】考查语法知识。D.“比”是一个介词,表示比较的对象。

6. 默写填空。

①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因听《折杨柳》而引发浓浓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逢入京使》运用夸张手法传达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杨花榆荚无才思 ②. 惟解漫天作雪飞 ③. 此夜曲中闻折柳 ④. 何人不起故园情 ⑤. 故园东望路漫漫 ⑥. 双袖龙钟泪不干

【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榆、荚、惟、袖”等字词容易写错。

综合性学习(5分)

7. 班级举行“天下国家·论英雄”主题班会,同学们展开了自由讨论。请你结合所给材料,对小梅的问题进行答复。

小辉:古代的英雄如岳飞、戚继光等,勇武过人,谋略超群,实在值得钦佩。

小丹:那些动漫电影里的超人、钢铁侠才叫厉害,每次都能拯救地球。

小薇:那些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流血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才是真英雄。

小波:现在是和平时期,基本不打仗,也没有外星人入侵,这些英雄再厉害都没有用啦。

小梅:那我们今天需不需要英雄?怎样才能成为英雄?

【答案】示例:同学们,我们今天仍然需要英雄。当今时代,全国上下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在各行各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就是当代英雄。

【详解】考查语言表达。因为是要求对小梅的问题进行答复。小梅共两个问题,一个是今天需不需要英雄,一个怎样才能成为英雄。针对这两个问题,表述自己的看法即可。

如:我认为今天仍然需要英雄。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英雄的出现与引领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要意义。在平凡的岗位上立足本职,无私奉献,时刻把祖国和人民放在心上,本着“时时放心不下”的态度与精神去工作,就是当代的英雄。

8. 请仿照下面语段中的画线句,在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古至今,无论是“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的范仲淹,还是____________________都懂得爱国是“作为一个臣民必备的素养”的道理。

【答案】示例:“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林则徐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

材料中由“陆游”“范仲淹”可知,材料人物都为不同年代的爱国人物,而需要补充的句子也应该为:名句 爱国人物,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

二、阅读(49分)

(一)名著阅读(5分)

阅读《骆驼祥子》的节选部分,完成下面小题。

不拉刘四爷的车,而能住在人和厂,据别的车夫看,是件少有的事。因此,甚至有人猜测,祥子必和刘老头子是亲戚;更有人说,刘老头子大概是看上了祥子,而想给虎妞弄个招门纳婿的“小人”。这种猜想里虽然怀着点妒羡,可是万一要真是这么回事呢,将来刘四爷一死,人和厂就一定归了祥子。这个,教他们只敢胡猜,而不敢在祥子面前说什么不受听的。其实呢,刘老头子的优待祥子是另有笔账儿。祥子是这样的一个人;在新的环境里还能保持着旧的习惯。假若他去当了兵,他决不会一穿上那套虎皮,马上就不傻装傻的去欺侮人。在车厂子里,他不闲着,把汗一落下去,他就找点事儿作。他去擦车,打气,通雨布,抹油。……用不着谁支使,他自己愿意干,干得高高兴兴,仿佛是一种极好的娱乐。厂子里靠常总住着二十来个车夫;收了车,大家不是坐着闲谈,便是蒙头大睡;祥子,只有祥子的手不闲着。初上来,大家以为他是向刻四爷献殷勤,狗事巴结人;过了几天,他们看出来他一点没有卖好讨俏的意思,他是那么真诚自然,也就无话可说了。刘老头子没有夸奖过他一句,没有格外多看过他一眼;老头子心里有教儿。他晓得祥子是把好手,即使不拉他的车,他也还愿意祥子在厂子里。有祥子在这儿,先不提别的,院子与门口永远扫得干干净净。虎妞更喜欢这个傻大个儿,她说什么,祥子老用心听着,不和她争辩:别的车夫,因为受尽苦楚,说话总是横着来;她一点不怕他们,可是也不愿多搭理他们;她的话,所以,都留给祥子听,当祥子去拉包月的时候,刘家父女都仿佛失去一个朋友。赶到他一回来,连老头子骂人也似乎更痛快而慈善一些。

9.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面节选部分的内容。

10. 从上面节选部分的内容可以看出祥子具有_______和______的特点,

【答案】9. 刘家父女都喜欢祥子,所以他不拉刘四爷的车,也能住在人和厂。(或:祥子不在人和厂拉车却能住在人和厂的原因。)

10. ①. (1)勤快(勤劳) ②. (2)老实(质朴、实诚、实在)

【解析】

【9题详解】

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可采用“人 事 果”的方法概括。依据文本中的“不拉刘四爷的车,而能住在人和厂,据别的车夫看,是件少有的事”“在车厂子里,他不闲着,把汗一落下去,他就找点事儿作。他去擦车,打气,通雨布,抹油……”“他晓得祥子是把好手,即使不拉他的车,他也还愿意祥子在厂子里。有祥子在这儿,先不提别的,院子与门口永远扫得干干净净。虎妞更喜欢这个傻大个儿,她说什么,祥子老用心听着,不和她争辩”等内容可知,文章中叙写的主要人物是:祥子、刘家父女;主要事件是:不拉刘四爷的车,而能住在人和厂里,且刘家父女非常愿意。据此,这段文字可概括为:祥子不在人和厂拉车却能住在人和厂的原因。

【10题详解】

考查对人物性格的分析。从“在车厂子里,他不闲着,把汗一落下去,他就找点事儿作。他去擦车,打气,通雨布,抹油。……用不着谁支使,他自己愿意干,干得高高兴兴,仿佛是一种极好的娱乐”,可以看出祥子是一个勤快(勤劳)的人;从“过了几天,他们看出来他一点没有卖好讨俏的意思,他是那么真诚自然,也就无话可说了”“虎妞更喜欢这个傻大个儿,她说什么,祥子老用心听着,不和她争辩”,可以看出祥子又是一个老实本分的人。据此可概括祥子的性格特点填写作答。

(二)诗词阅读(6分)

11.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有人评价这首诗具有“以声写静、以动衬静”的艺术特色,请你加以分析。

【答案】①诗人在写月夜幽林的同时,又写“弹琴”“长啸”,这是以声响托出静境,即“以声写静”。②以动态的景物“弹琴”“长啸”来渲染、反衬静态的景象,烘托出一种更宁静的环境,即“以动衬静”。

【详解】考查诗句赏析。

题干要求赏析这首诗所具有的“以声写静、以动衬静”的艺术特色。读懂诗句是作答的基础。“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独自闲坐幽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幽篁”指的是清幽的竹林。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以弹琴长啸的声音,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这是“以声写静”。而“弹琴”“长啸”又属于“动”,渲染了一种幽静、雅致的境界。这叫“以动衬静”。

12. 下列各项中,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满”字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写夜的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B.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用拟人手法,不说人之惜春,而说草树亦知春将不久,因而百花争艳各呈芳菲。

C.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用金柝、寒光和铁衣,展示边关将士的英武风采。

D.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写出木兰出征前的准备。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C.“金柝”,古代军中夜间报更用器,诗人用打更的声音在寒气中传送,表现军旅生活的单调、无聊。故选项应是“用寒光和铁衣,展示边关将士的英武风采”,不包括“金柝”。

故选C。

(三)文言文阅读(12分)

【甲】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王冕僧寺夜读(节选)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①田者,父怒,挞②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③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④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注】①蹊(xī):践踏。②挞(tà):用鞭、杖等物打人。③曷(hé):怎么,为什么。④恬:安静,清静。

1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推托

B.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 异:不同

C. 夜潜出,坐佛膝上 潜:偷偷

D. 冕小儿,恬若不见 若:好像

14.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B. 蒙辞以军中多务 依僧寺以居

C. 即更刮目相待 出郭相扶将

D. 但当涉猎 但手熟尔

15. 下列对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B. 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C. 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D. 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16.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文中孙权善劝,向吕蒙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并且现身说法,使吕蒙无可推辞。

B. 甲文中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侧面表现出孙权劝学的显著效果,又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 乙文中王冕幼时读书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并且达到痴迷的程度。这种顽强的学习精神造就了他的成功。

D. 乙文中年幼的王冕,面对狰狞凶恶的神像,也会改变神色,内心惊惶。但他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发奋读书。

17. 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

【答案】13. B 14. D 15. C 16. D

17. (1)只是(你)应该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2)(王冕的)父亲大怒,用鞭子打了他,过了不久,他仍然像以前一样。

【解析】

【13题详解】B.句意:安阳的韩性听说这件事,对此感到很诧异。异,认为……奇异。

【14题详解】

考查一词多义。

A.主谓之间,不译\代词,指书;

B.介词,用\介词,来;

C.副词,表示动作偏向一方\副词,互相;

D.副词,只,只是\副词,只,只是;故选D。

【15题详解】

考查断句。句意: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为何不由着他呢?故断句为: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故选C。

【16题详解】考查文本理解。

D.根据“冕小儿,恬若不见”可知,本项“面对狰狞凶恶的神像,也会改变神色,内心惊惶”有误。故选D。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

(1)但,只,只是。涉猎,广泛阅读。见,了解。往事,历史。

(2)挞,鞭打。之,他。己而,不久。复,又。

【点睛】参考译文:

甲文:起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自认为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兄长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乙文:王冕是诸暨县的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到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晚上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一个人牵了牛来责备牛踩了庄稼。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过后,王冕仍是这样。王冕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为何不由着他呢?”王冕于是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悄悄地走出去,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亮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坦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安阳的韩性听说这件事,对此感到很诧异,将他收作学生,王冕发奋学习终于成为一个博学多通的儒生。

(四)现代文阅读(10分)

我的老师沈从文

汪曾祺

①沈先生教写作,写的比说的多,他常常在学生的作业后面写很长的读后感,有时会比原作还长。这些读后感有时评析本文得失,也有时从这篇习作说开去,谈及有关创作的问题,见解精到,文笔讲究。——一个作家应该不论写什么都写得讲究。这些读后感也都没有保存下来,否则是会比《废邮存底》还有看头的。可惜!

②沈先生教创作还有一种方法,我以为是行之有效的。学生写了一个作品,他除了写很长的读后感之外,还会介绍你看一些与你这个作品写法相近似的中外名家的作品看。记得我写过一篇不成熟的小说《灯下》,记一个店铺里上灯以后各色人的活动,无主要人物、主要情节,散散漫漫。沈先生就介绍我看了几篇这样的作品,包括他自己写的《腐烂》。学生看看别人是怎样写的,自己是怎样写的,对比借鉴,是会有长进的。这些书都是沈先生找来,带给学生的。因此他每次上课,走进教室里时总要夹着一大摞书。

③沈先生就是这样教创作的。我不知道还有没有别的更好的方法教创作。我希望现在的大学里教创作的老师能用沈先生的方法试一试。

④学生习作写得较好的,沈先生就作主寄到相熟的报刊上发表。这对学生是很大的鼓励。多年以来,沈先生就干着给别人的作品找地方发表这种事。经他的手介绍出去的稿子,可以说是不计其数了。我在一九四六年前写的作品,几乎全都是沈先生寄出去的。他这辈子为别人寄稿子用去的邮费也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目了。为了防止超重太多,节省邮费,他大都把原稿的纸边裁去,只剩下纸芯。这当然不大好看。但是抗战时期,百物昂贵,不能不打这点小算盘。

⑤沈先生教书,但愿学生省点事,不怕自己麻烦。他讲《中国小说史》,有些资料不易找到他就自己抄,用夺金标毛笔,筷子头大的小行书抄在云南竹纸上。这种竹纸高一尺,长四尺,并不裁断,抄得了,卷成一卷。上课时分发给学生。他上创作课夹了一摞书,上小说史时就夹了好些纸卷。沈先生做事,都是这样,一切自己动手,细心耐烦。他自己说他这种方式是“手工业方式”。他写了那么多作品,后来又写了很多大部头关于文物的著作,都是用这种“手工业方”式搞出来的。

⑥沈先生有很多书,但他不是“藏书家”,他的书,除了自己看,也是借给人看的。联大文学院的同学,多数手里都有一两本沈先生的书,扉页上用淡墨签上“上官碧”的名字。谁借的什么书,什么时候借的,沈先生是从来不记得的。直到联大“复员”,有些同学的行装里还带着沈先生的书,这些书也就随之而漂流到四面八方了。沈先生书多,而且很杂,他称自己的学问为“杂知识”。一个作家读书,是应该杂一点的。沈先生读过的书,往往在书后写两行题记。有的是记一个日期,那天天气如何,也有时发一点感慨。有一本书的后面写道:“某月某日,见一大胖女人从桥上过,心中十分难过。”这两句话我一直记得,可是一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大胖女人为什么使沈先生十分难过呢?

⑦沈先生不长于讲课,而善于谈天。谈天的范围很广,时局、物价……谈得较多的是风景和人物。他几次谈及玉龙雪山的杜鹃花有多大,某处高山绝顶上有一户人家,——就是这样一户!谈徐志摩上课时带了一个很大的烟台苹果,一边吃,一边讲,还说:“中国东西并不都比外国的差,烟台苹果就很好!”谈梁思成在一座塔上测绘内部结构,差一点从塔上掉下去。谈林徽因发着高烧,还躺在客厅里和客人谈文艺。他谈得最多的大概是金岳霖。金先生终生未娶,长期独身。他养了一只大斗鸡。这鸡能把脖子伸到桌上来,和金先生一起吃饭。他到外搜罗大石榴、大梨。买到大的,就拿去和同事的孩子的比,比输了,就把大梨、大石榴送给小朋友,他再去买!……沈先生谈及的这些人有共同特点。一是都对工作、对学问热爱到了痴迷的程度;二是为人天真到像一个孩子,对生活充满兴趣,不管在什么环境下永远不消沉沮丧,无机心,少俗虑。这些人的气质也正是沈先生的气质。“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沈先生谈及熟朋友时总是很有感情的。

⑧沈先生在西南联大是一九三八年到一九四六年。一晃,四十多年了!

18. 【明事件】

汪曾祺回忆了沈从文老师的诸多往事,请简要概括。(写出三件即可)

19. 【品语言】

比较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说说能否将原句变为改句,为什么。

原句:沈先生在西南联大是一九三八年到一九四六年。一晃,四十多年了!

改句:沈先生在西南联大待了八九年。一晃,许多年了。

20. 【知态度】

对于沈先生教创作的方法,作者是如何评价的?从文中找出一句并分析其中蕴含的作者的态度。

【答案】18. ①沈先生教写作,写读后感很讲究。②沈先生教创作,建议学生借鉴名家作品。③沈先生经常帮助学生投稿并承担邮费。④沈先生亲自为学生抄写上课资料。⑤沈先生借给别人很多书,从来不记得。⑥沈先生读书杂,还喜欢在书后写题记。⑦沈先生善于谈天,且范围很广。(任意三条即可)

19. 不能将原句变为改句。因为原句中“一九三八年到一九四六年”“四十多年”表现时间虽久远但作者对往事仍记得清晰,从而体现出作者对沈先生印象之深刻,沈先生对作者影响之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往事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沈先生深切的感激、怀念之情。

20. 第③段“我不知道还有没有别

更好的方法教创作。我希望现在的大学里教创作的老师能用沈先生的方法试一试”。这个评价表现了汪曾祺对沈先生教创作的方法的高度肯定和敬佩,同时也对现在的大学教学提出希望。(其他的如“见解精到,文笔讲究”“我以为是行之有效的”“这对学生是很大的鼓励”等也可以,根据学生阐述酌情给分)

【解析】

【18题详解】

考查概括事件。

根据第①段中的“沈先生教写作,写的比说的多,他常常在学生的作业后面写很长的读后感”“一个作家应该不论写什么都写得讲究”可得:沈先生教写作,写读后感很讲究。

根据第②段中的“沈先生教创作还有一种方法,我以为是行之有效的。学生写了一个作品,他除了写很长的读后感之外,还会介绍你看一些与你这个作品写法相近似的中外名家的作品看”可得:沈先生教创作,建议学生借鉴名家作品。

根据第④段中的“学生习作写得较好的,沈先生就作主寄到相熟的报刊上发表”“他这辈子为别人寄稿子用去的邮费也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目了”可得:沈先生经常帮助学生投稿并承担邮费。

根据第⑤段中的“他讲《中国小说史》,有些资料不易找到他就自己抄,用夺金标毛笔,筷子头大的小行书抄在云南竹纸上”可得:沈先生亲自为学生抄写上课资料。

根据第⑥段中的“他的书,除了自己看,也是借给人看的”“谁借的什么书,什么时候借的,沈先生是从来不记得的”可得:沈先生借给别人很多书,从来不记得。

根据第第⑥段中的“沈先生书多,而且很杂”“沈先生读过的书,往往在书后写两行题记”可得:沈先生读书杂,还喜欢在书后写题记。

根据第⑦段中的“沈先生不长于讲课,而善于谈天。谈天的范围很广,时局、物价”可得:沈先生善于谈天,且范围很广。

【19题详解】

考查语句赏析。

原句中的“沈先生在西南联大是一九三八年到一九四六年”说明作者对沈先生在西南联大的起始时间记得非常清楚,从而表现了出作者对往事记忆的清晰,从侧面表现了作者对沈先生印象深刻,沈先生对作者影响深远。“一晃,四十多年了”表现了作者对沈先生的怀念与感激之情。

改句“待了八九年”“许多年了”只是大略的一个时间,没有以上表达效果。

所以不能变为改句。

【20题详解】

考查语句赏析。第③段“我不知道还有没有别的更好的方法教创作。我希望现在的大学里教创作的老师能用沈先生的方法试一试”是作者对沈先生教创作的方法的评价。“我不知道还有没有别的更好的方法教创作”,表面上说不知道还没有更好的方法,实际上表达的意思是至今自己还没有发现比这种方法更好的方法。“我希望现在的大学里教创作的老师能用沈先生的方法试一试”态度更加明确,明确提出自己的希望,希望老师们都能用沈先生的方江来教学生们创作。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