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勾弯月在冷凝处低悬,片片浮萍碎成摇曳的翡翠。诗人李白一声长叹,涌起层层墨香,李白的一生因为没有模仿世俗的不堪之流而铭留青史,因为舍弃了“钟鼓馔玉”,而做了一回真正的自我。他的人生是成功的。如果他像当时的士大夫之徒一样追求金钱和名利,而违背自己的灵魂,那么祖国的山河里便不再有他的飘逸长衣,历史里也便不再有他的名篇佳作为世人吟咏。历史的雨没有下进太白的灵魂,他把一个真实的自己写进了历史。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真是一首告别诗。是李白流传千年、流传民间的代表作,王伦由此诗而扬名后世。
天宝十四年,李白到泾县(今安徽)桃花潭。宋人杨齐贤在李白诗注中说:“白游泾县桃花潭,村人汪伦常酿美酒,以待白。伦之裔孙至今宝其诗(指此诗)。”宋代有学者据宋人胡安定的石壁诗序文认为,王伦在当时算是富豪,是个当地的商人。
这首七绝,仅仅28个字写出了浓浓的情谊。前两句写山水,后两句抒情,密集的结构和交织的场景贯穿全诗,源于李白独特而深入人心的人格魅力。
在诗的开头说出李白自己的名字,足见李白的个性,从他简洁明了的语言就可以看出,盘桓多日的泾县山水名胜,辞行了新旧友人,在船上总有一种孤独的感觉,此时的海滩却很安静,一场情与景的融合。
一个“忽闻”二字,打破了安静的场面,也打破了寂寥的气氛。突然,耳边响起歌声,带着惊喜的感觉,他立刻猜到是王伦用歌声为自己送行,王伦正和村民们一起地上唱歌,李白随即上了岸,歌舞之声此起彼伏,声入耳,言入心,仿佛进入了农村春节祭祀的欢乐气氛,这样简单而热烈的一幕,融化了李白的心,李白自己的心也随着歌声跳动着,与歌共同振动。
怀着飞扬的喜悦和美好的心情,生活在这友谊的海洋里,李白忘记了过去的烦恼和痛苦,世界只能是平等、自由、友爱、温馨、幸福、幸福的友善世界!踏歌可以告别实景,但作为诗人的形象,却充满了李白的个性和审美情趣,歌颂人与诗人之间没有一丝杂质的纯洁友谊,人性的纯洁与美好。这不是逐利的奸商,而是李白人格的外化,为李白所拥有。诗的艺术构思也别具一格,色彩缤纷,比起文人名流的达官盛宴,艺伎饮酒或许更能体现人间的质朴和人性的美好。
这首诗的第三和第四节是描述性和议论性的。庆祝纯洁、真诚、高尚的友谊,在李白看来,友情没有分别心的,从与王伦的交流来看,寒暄既热情又端庄,不乏朴实无华的风度,桃花潭再深,也不如王伦给我的情谊深。所以,王伦纯洁美好的性格,无人能及,这个比喻也很容易找到并广为后人所用,以潭深比情深,化抽象之情为具体可感知李白的艺术形象,真是神来之笔,彩绘妙境,空灵蕴藉,情意俱美,确实是天才之举。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李白与王伦的友谊是深厚的,他们的友谊是建立在相互仰慕、善良、志同道合的基础上的。李白直接写自己名字,也直接写出王伦名字,可见其性格豪放不羁,心静如水,毫无疑虑。王伦闻讯,特意安排组织踏歌队伍,赶来相送,为友壮行,,同样的性格单纯、热情、直率。有酒肉真朋友,是全心全意地信任对方,真诚相待,平等相待,没有高低之分。这几乎完全消除了誉满神州的谪仙人与时不知名的平民的界限。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此,可见其独特的审美和艺术价值。
李白和王伦的友谊,变成了一段说不完的故事。时至今日,安徽省泾县桃花潭地区还流传着贫困农民拜访李白、邀李白游桃花潭、沿江踏唱的精彩故事。这种纯洁美好的人格,在这片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古老土地上代相续,不断扬弃,奔向更高更美的境界。
李白洒脱,不寄托于高堂的庄严,不艳羡那官场的利禄,站在大唐的江山上,站在诗人的位置上,任清风涤荡心胸,随月辉起舞弄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吟出了好大的斗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他吟出了好大的气魄,于是,大唐的江山史册上又多了几分厚重、灵动的神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