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一个细分的小技巧。可以把本体才能用的动词,直接用在喻体上,反过来也成立。这个句子中:
本体:红星二锅头(静态)
喻体:激情燃烧的岁月(动态)
而动词“灌”,是本体“红星二锅头”的动词,这里直接用在了喻体上,就有了动态。文字之外,仿佛能嗅到酒香,也仿佛刚刚一口烈酒过喉。好的文案就是鲜活的表达方式,直接说“把红星二锅头灌进喉咙”,那就跟白开水一样无味了。
反过来的,把喻体才能用的动词,直接用在本体上。比如陈奕迅的《爱情转移》中,“烧”完美好青春,换一个老伴。这句歌词,是把“青春(本体)”比喻成了“火焰(喻体)”,再用一个原本只有“火焰”才能用的“烧”字,让我们仿佛看见青春火焰般绚烂而激烈地逝去。
有时候,喻体不需要有动词来表达动态。因为“喻体”本身就具备动态的属性。比如这句文案,把“人”比喻成了一条流动着的“河流”,也是静态转为动态。
跟“河流”一样的属性,“旅行”本身也是一个具有动态属性的喻体。所以,把静态的“记忆”比喻成动态的“旅行”。
用“旅行”这个喻体的,还有下厨房的一句文案。相比较“旅行”这种大空间变换的词来说,“料理”就是一个相对比较静态的词了。
3。正负互补
把正面(或者中性)的事物,用负面事物来描述。
这种比喻技法的核心是,本体是正面的,或者是中性的,但喻体本身就是相对比较负面的事物。张爱玲有一句经典:“生命是一袭华丽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就是教材级的示范。
文案界有几句是运用了这种比喻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