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治者无言,自然无为,功成事遂
大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信不足, 案有不信。犹呵!其贵言也。成功遂事,而百姓谓我自然。
【释义】
※大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
大上,即“太上”,从通行本。“太上”为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地位至高无上,道德更要至高无上,“太上”也可认为是合于道的统治者。
“下知有之”,下面的民众知道其存在。在通行本中是“不知有之”,不知道其存在,除非是在猿还未进化到人的阶段,“不知存在”才有可能发生,但即使是在该阶段,由于生存环境恶劣,加之需要抵御凶猛的野兽,为了生存,猿选择的是群居生活,群体当中必然存在着一“首领”,其它猿人不可能不知道。进入人类社会,出现国家组织,怎么可能不知统治首领的存在呢?所以“不知有之”的说法不合逻辑。也有的人认为老子不是讲“无知无欲”嘛,如果民众无意识的话,“不知太上的存在”是讲得通的,个人觉得,“无意识”的状况只存在于个体当中,集体无意识则是不可能的。
“太上”与“下知有之”之间的关系,可举例加以说明。在中国的历史上,曾出现过多个“太上皇”,所谓的“太上皇”仅是一个名分而已,不负责具体的治国事务,也没有多大的权力,所以下面的臣子只知其存在。
“下知有之”,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对在上的统治者而言,要求他们做到不要干预底层的民众,任其自化,也就是“以百姓为刍狗”所说的状态。
“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其次的统治者,民众亲近他、赞誉他,再次一等的,民众畏惧他,最下等的,民众侮辱他。
从“亲之誉之”到“畏之”再到“侮之”指出了在上的德性与在下的反应,两者之间是紧密联系的。德性高的,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谋”,人们会称赞他。“畏之”,在残酷统治下,民众迫于统治者的淫威而不得不低头,心中充满畏惧。情况如果更糟糕的话,则会在心中咒骂当权统治者,一旦出现生活无法维继极端状况,民众会揭竿而起并反抗,也许以上就是“侮之”所要表达的含义。这里面层级递进的关系明显,不难理解,可为什么把“太上,下知有之”排在“亲之誉之”的前面?个人觉得老子提出的“太上”,更多强调的是统治者要有个人道德追求,或者说是道德标准,即要把“无私奉献”当成是自觉行动,“只管付出,不求回报”,“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所表达的境界,正是如此。也有的书本把“太上”解释成“太古”时期的上位者,个人认为这是人们盲目崇古的一种心理反映,一提到古代圣人,必拿出尧舜禹汤举例说明,认为只要是古代的就是好的,禁不起推敲分析,其实任何一朝代的统治者总是有好有坏,不可能至始至终都是尽善尽美的,否则也没必要改朝换代。
※信不足, 案有不信。
“案”通“安”,此句应为疑问句,句号宜改为问号。“信不足”针对统治方而言,“不信”则是对民众方而言,统治者信用不足,怎么能说民众没有诚信呢?意在要统治者反思自己,不要推卸责任,把所谓的问题都归结到民众身上,认为他们是“刁民”不讲诚信,这其实是不对的,应该反过来从自身找问题的根源。
※犹呵!其贵言也。成功遂事,而百姓谓我自然。
犹,作“犹豫谨慎”解。贵言,是指颁布任何一项措施都经过慎重考虑,从而避免扰民。最理想的状况是行“不言之教”,可现实情况不允许。只能退而求其次,“贵言”,“贵之又贵”,则言“少之又少”,最终会达到“不言”的状态。
功成事遂,天下大治,百姓都认为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在上位的不邀功,在下的也不将功劳归于他,多么和谐,这其实反映了老子的一种治国理想。“贵言”对当前现实仍有参考意义,在施政过程中,政府不可经常颁布措施,有时措施一多,前后容易出现矛盾,民众无所适从,今天出一规定,一看与现实情况不符,立马又出一规定将其废止,只会落得个贻笑大方的结局,损害的是公信力,所以,政府的任何一项举措公布前必须经过充分的调研、质询,慎之又慎,做到既合法又合规还要符合程序。
【译文】
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下面的民众仅仅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统治者,民众亲近他、赞誉他,再次一等的,民众畏惧他,最下等的,民众侮辱他。统治者信用不足,怎么能说民众没有诚信呢?好的统治者颁布任何一项施政举措,都必须经过慎重考虑,目的是防止扰民。功成事遂,天下大治,百姓都认为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版权,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