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全诗赏析,剪得秋光入卷来全诗赏析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04 18:25:42

写在前面

百花之美,历来被人称赞。

雍容的牡丹,刘禹锡称赞是“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艳丽的桃花,《诗经》里写道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盈盈的荷花,周敦颐说它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秋后的菊花,郑思肖在《寒菊》里赞道: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清丽的桂花,忧愁的词人李清照写到: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临寒而放的梅花,在林逋眼里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清代诗人袁枚也写诗赞美过一种花,这是一种生长在阴暗之处,微小得无人问津的小花——苔花。这首著名的诗题为《苔》。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全诗赏析,剪得秋光入卷来全诗赏析(1)

诗文赏析

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译文:

白天明媚的阳光照不到的阴暗处,青春洋溢的生命恰恰在这里生长出来。

苔花虽然只有米粒一般大小,但依然像那高贵的牡丹一样热烈绽放。

苔花即为苔藓开出的花。这种不起眼的植物,素来生长在阴暗潮湿之处,可它也具备生命的本能和生长的意向。在恶劣的环境里依旧借着点点亮光,顽强的开着细小的花。

这也是诗人袁枚眼光的独到之处。他用短短二十个字,将这种自然界中细微不引人注目的植物,写进了诗歌里,歌而颂之。同时也写出了普通人平凡的一生里,必须要懂得的大道理。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全诗赏析,剪得秋光入卷来全诗赏析(2)

首句“白日不到处”,写了苔的生长环境。如此一个阳光不充足的地方,苔藓却长得绿意浓浓,让人不得不称赞它那顽强的生命力。

故而作者写了“青春恰自来”。青春从何而来?是生命力旺盛的苔藓自己努力创造出来的。

这么小的植物也是一个生命,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苔藓也一样,为了繁衍,它也会开花,也会结果。本来就是极小的植物,她开的花叶也会极为不起眼,可作者却看到了。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尽管苔花只有米粒一般大小,可这丝毫不妨碍它的绽放!

生命不分贵贱,无论是雍容华贵的牡丹,还是微小如米的苔花,都有生长的权利,也都有活下去的追求。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全诗赏析,剪得秋光入卷来全诗赏析(3)

写在后面

牡丹妖娆,桃花冶艳,这些万众瞩目的花自然活得艳丽的。生活在角落处的苔花呢?它们无法开得像牡丹那样令人惊艳,但是这并不妨碍它们努力的开放。

每一朵花都有独属于它的花香,无关乎早晚,无关乎大小。

自然界有百花争艳,社会也会如此。

社会的纷繁复杂、个人的成长经历,使得每个人从事着不同的工作,处于不同的地位。这样也会或多或少的给人留下一些心理差异。

然而每一个生命都是平等的,都得努力的活下去。无论生在何处,处于何种地位,生活都得继续。唯有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才能淡定自若的应对时时变迁的社会状态。

唯有心态积极健康,内心才会丰盈,才会活得顶天立地。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全诗赏析,剪得秋光入卷来全诗赏析(4)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