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钺(yuè),又名卢梅坡,是宋朝末年的诗人,与刘过是朋友,以两首《雪梅》流芳百世。他的生平事迹不甚详,但根据一些史料和诗文,可以大致推断出以下时间顺序:
卢钺生于南宋绍熙四年(1193年),闽县(今福建福州永泰县嵩口)人。他自幼失去母亲,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仰慕郑侠的刚正不阿,清廉自持,立志报国。
理宗淳祐四年(1244年),卢钺中进士,调建昌军学教授。他在任教期间,培养了一批有志于国家的学子,其中包括后来的名臣吴潜、陈亮等。
景定五年(1264年),卢钺除秘书郎。他在朝中以清正廉洁著称,不畏权贵,敢于直言进谏。他曾上疏劝理宗勤政爱民,抵抗蒙古的侵略。
咸淳八年(1272年),卢钺卒。他死后,刘过为他写了一首《柳梢青·送卢梅坡》的词,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惜别之情。
第一首《雪梅·其一》梅雪争春未肯降,*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梅雪争春未肯降,*人阁笔费评章。写梅花和雪花在寒冬中争奇斗艳,不肯屈服于春天的到来,让诗人为之惊叹,难以用笔墨来评价它们的美丽。“争春”是指梅花和雪花都有着春天的气息,而“未肯降”是指它们都有着不屈不挠的精神。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是对比句,分别从颜色和气味两方面来比较梅花和雪花的优劣。诗人承认梅花在白色上要稍逊于雪花,但是雪花在香气上却要远远输给梅花。
“三分”和“一段”是用数目词来表示程度,既形象又生动。既表现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也体现了诗人的审美观点,即美不仅在于外表,更在于内涵。
这首诗以物写志,诗人借用梅花和雪花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高洁、坚强、清香的品质的赞扬和向往。诗中运用了比喻、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
第二首《雪梅·其二》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这是对偶句,分别从梅花和诗歌两个角度,说明了雪的重要作用。梅花本身就是一种高洁的花卉,但如果没有雪的衬托,就显得不够精神,不够鲜明。
诗歌也是一种高雅的文化,但如果没有雪的启发,就显得俗气,不够深刻。雪既能增添梅花的美感,又能激发诗人的灵感,是一种自然美和文化美的共同因素。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这是转折句,诗人写完诗后,突然看到天空飘起了雪花的情景。诗人感到惊喜和欣喜,认为这是天意和自己的心意相合,是一种难得的契合。
用“与梅并作十分春”来形容这种契合,既表达了对梅花的赞美,又表达了对雪的喜爱,还暗含了对自己诗歌的自信。十分春是指春天的最盛时期,也是指最完美的境界。诗人用这个词来形容雪梅的组合,说明了他对自然美和文化美的最高追求。
这是一首以写景为主、寄托情思为辅的咏物诗,通过对比和转折等手法,生动地描绘了雪梅的美丽景象,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和文化美的热爱和向往。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优美深远,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第三首《春游》红芳满眼斗风流,谁信春来有客愁。
惆怅不干桃李事,故山烟雨忆松楸。
红芳满眼斗风流,谁信春来有客愁。写了诗人出游时看到的景象,红色的花朵遍布眼前,与春风相互辉映,十分美丽。但是这种美景却不能让诗人感到快乐,反而增加了他的客愁。
用对比的手法,将红芳和客愁相对照,突出了诗人的孤寂和无奈。同时也用了反问的语气,表示诗人对自己的感受的不解和惋惜。
惆怅不干桃李事,故山烟雨忆松楸。说明诗人为什么会有客愁,因为他不在自己的故乡,不能参与桃李的栽培和繁衍,也就是说他不能为自己的家乡做出贡献。这里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桃李比作故乡的子民,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关怀和责任感。同时也用了借代的手法,用桃李代表故乡的一切。
诗人还想起了故乡的山水,烟雨笼罩着松楸,形成了一幅幽美而又悠远的画面。这里将故乡的景色具体化,增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总这首诗是一首抒情小品,以春游为题,写出了诗人在异地游览时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使得语言富有韵味和感染力。诗人既展示了自己对美景的欣赏能力,又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忠贞不渝的爱。这首诗体现了宋代文人对故土和民生的关注和牵挂。
第四首《牡丹》玉栏四面护花王,一段风流似洛阳。
深院不须驱野鹿,只愁蜂蝶暗偷香。
玉栏四面护花王,一段风流似洛阳。描绘了牡丹花园的景象,玉栏是指园中的白色栅栏,四面护花王是指栅栏围绕着牡丹花,牡丹花被称为花王,表示其尊贵的地位。一段风流似洛阳是指牡丹花的美丽和盛开的气势,让人想起了唐代的洛阳城,那里是牡丹的故乡,也是当时的文化中心。诗人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赞扬了牡丹花的高贵和魅力。
深院不须驱野鹿,只愁蜂蝶暗偷香。表达了诗人对牡丹花的爱惜和珍视,深院是指园中的深处,不须驱野鹿是指不用担心野鹿来啃食牡丹花,因为牡丹花有刺,野鹿不敢靠近。只愁蜂蝶暗偷香是指只担心蜜蜂和蝴蝶来偷吮牡丹花的芳香,因为牡丹花太香了,吸引了很多昆虫。诗人用反语和夸张的手法,突出了牡丹花的馥郁和诱人。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牡丹花的诗歌,诗人运用了比喻、拟人、反语、夸张等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牡丹花园的美景,表达了对牡丹花的敬仰和喜爱之情。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感受和追求。
总结卢钺的诗多写梅花,表现了他对梅花的热爱和赞美,也寄托了他的高洁和坚贞的品格。他的诗善于运用对比和夸张的手法,突出了梅花与雪、诗的互补和争艳,增强了诗歌的韵味和趣味。
卢钺的诗语言简洁明快,富有韵律和音乐感,符合绝句的格律要求,也体现了宋诗言理的特色。他的诗虽然不多,但是却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也有一种被人发现、被人重用的渴望,反映了宋末人民的心声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