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在唐朝时,谁的七绝诗写得最好,那么,王昌龄毫无疑问将登上冠军宝座,连李白和杜甫都要甘拜下风。初唐七绝仅七十七首,盛唐四百七十二首,其中王昌龄七十四首,几乎占了六分之一。
七绝因为他以及李白等人的努力,逐渐地成为唐代流行的体裁,因此在七绝方面他与李白齐名,王昌龄以七绝成为名家。由此可见,七绝至王昌龄而体制大定,表现手法完全成熟,给后人以很大影响。
《出塞二首·其一》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隐娘说:这首诗主要是是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体现出了诗人对战争胜利的渴望与期盼以及对士兵们的信心。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历来对这首诗的评价都很高。明代诗人李攀龙甚至推奖它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杨慎编选唐人绝句,也列它为第一。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隐娘说:这是王昌龄最负盛名的一首七绝诗。“楚山孤”是炼字,作者送别友人的孤单之情一览无遗。诗人在送别朋友时,叮嘱朋友,洛阳亲友如果问我怎样,我还是一片纯洁之心。整首诗借送友人之机却自写胸臆,告诉亲友,自己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可谓别有深意。
《从军行七首·其二》
【唐】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隐娘说:此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末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此“不尽”就最见功力。诗人这里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