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柳永故里纪行
暮春三月,莺飞草长的季节。我带着一身清爽,走进宋朝词人柳永的故乡一一武夷山市上梅乡。
“青山如黛远村东,嫩绿长溪柳絮风”。阳光温暖地洒在田野上,展现在眼前的白墙、青瓦、村庄、绿树和袅袅升起的炊烟,一切都显得如此安详、静谧,空气中散发着淡淡的幽香。
一场别开生面的“笋王争霸赛”,正在这里悄然举行,上梅乡有竹林十多万亩,竹产业十分发达,老崇安县的四大特产:南茶、北米、东笋、西鱼,其中东笋就是上梅乡的特产。
柳永的故里,在上梅乡白水村鹅子峰下。远眺鹅子峰,苍翠而俊美,鹅子峰双峰并立,挺拔而敦实,一条叫藉溪的小溪流,环绕着白水村,清澈见底,汩汩流淌。柳永的故居早已荡然无存了,在故居遗址的左侧,有两棵迎风挺立的罗汉松,树身虽斑驳沧桑,却也是枝繁叶茂。一条石径古道,蜿蜒在断垣残壁、竹篱横隔的古村落中,数十座老宅,默默地伫立守候在这里,不舍昼夜,见证兴衰。
鹅子峰下、藉溪之上,有一座建于宋代古朴典雅的风雨廊桥。传说中,才华横溢的少年柳永,不甘困厄于白水村,他徜徉在风雨廊桥上,得一仙人指点迷津,从此远走高飞,永未归来。 柳永出生于官宦世家,祖辈皆是官员,其父曾任南唐时期的监察御史,他希望儿子能求取功名,光宗耀祖,并给他取名“柳三变”。“三变”出自《论语》。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公元994年,年方10岁的小柳永就写下了《劝学文》。文中说:“是故养子必教,教则必严,严则必勤,勤则必成。学,则庶人之子为公卿,不学,公卿之子为庶人”。这位少年才俊,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深厚的见识与感悟。公元998年,14岁的柳永在游览家乡名胜中峰寺时,作诗《题中峰寺》,诗曰:僧向半空为世界,眼看平地起风雷”,胸中志向,才华显露,在此期间,他在风雨廊桥上偶得一首词《眉峰聚》(蹙破眉峰碧,纤手还重执⋯),甚是喜欢,反复研习,豁然开朗,渐渐地悟出了作词章法,既倚声填词,又万变不离其宗⋯
公元1002年,柳永离开故乡,北上苏杭游历,青春年少的柳永,很快就陶醉在繁华都市纸迷金醉的生活中。他写下了《望海潮 东南形胜》,词中一句“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致使后来金国皇帝海陵王完颜亮读后,“遂起投鞭渡江,立马吴山之志”。此词一出,广为传诵,柳永也迅速成名。
公元1008年,柳永决定进京赶考。初到东京汴梁,他水土不服,词性大发,用饱含深情的长短句,不停歌颂北宋都城的繁荣,一系列以东京为背景的长词慢调喷薄而出。然而,他的词因“属辞浮糜”,而受到朝廷的严厉谴责,初次科考,就名落孙山了。希望破灭,苦闷之余,他写下了《鹤冲天 黄金榜上》,自比才子词人,白衣卿相。词中一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宋仁宗御批:此人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去填词。从此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
公元1018年和1024年,柳永又参加了两次科举考试,均以失败告终。因此,他决定离开伤心地京师。与情人虫娘离别时,泪眼婆娑,写下了千古名篇巜雨霖铃 寒蝉凄切》,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 晓风残月,别了,璀璨闪耀的京都;别了,明眸皓齿的佳人⋯ 经历了四次落第,柳永终于意识到是当年那首《鹤冲天》惹的祸,无奈之下,他把名字从柳三变改为柳永。
景祐元年,柳永终于与其兄柳三接同登进士榜,暮年及第。 虽然只是睦州团练推官这样的小官,但柳永此心甚慰,在去睦州赴任的路上,柳永专门去苏州拜访了范仲淹,并作词巜瑞鹧鸪》进献,范仲淹也非常赏识柳永的才学。 公元1037年,柳永调任余杭县令,后又任浙江定海晓峰盐监,期间,作《煮海歌》,诉说盐民终年“周而复始无休息,官租未了私租逼,驱妻逐子课工程,虽作人形俱菜色”。短短几年仕途,柳永的名字就载入《海内名宧录》,足可见柳永有经天纬地之才。公元1043年,柳永已经做了九年的地方官,朝廷应该从地方上选人才晋升为京官,正是此时,范仲淹荣任参知政事,推行庆历新政,柳永之前为范仲淹赏识,所以他磨勘改官的夙愿终于实现,得到一个六品虚衔。然而,庆历新政很快就失败了,柳永仕途渺茫,最终改任屯田员外郎,以此致仕,官场之路到此为止。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人生三大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他认为此三大境界,是人生通往成功的必由之路。 我喜欢柳永的第二境界,它表达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的态度。尽管人瘦了,憔悴了,但仍“终不悔”,在人生的道路上,要坚持奋斗,敢于创新,也要善于等待。
柳永对少年时代,在故乡成长的情景是难以忘怀的,他在《归朝欢》中倾诉衷肠:“一望乡关细水隔,转觉归心生羽翼”;在《八声甘州》悲叹:“不忍登高临远 ,望故乡渺邈 ,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 ,何事苦淹留⋯”。在外飘泊多年的柳永,常常发出思念和渴望回乡的苦苦叹息,归乡之情,难以收歇。然而,他却再也没有回到梦萦魂牵的故乡。
回顾历史,官方与民间,对柳永的评价持两种态度,一方面,认为他名未入正史,当时史官不予记载,生卒年不详,无婚配记载,葬址不明,死时无亲族相送,死后无宗亲祭奠。甚至,他的故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是羞羞答答、隐隐晦晦的。另一方面,柳词流传甚广,“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尤其是“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歌伎们更是“不愿穿绫罗,愿依柳七哥,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柳永死时,“满城名伎,半城缟素,一片哀声”,知己名伎甚至为之悲痛而香消玉殒。柳永去世后,每逢清明节,歌伎们相约赴其坟地祭扫,并相沿成习为“吊柳会”。
纵观柳永一生,从小立志科举,先后四次落第,知天命之年方才及第,又磨勘改官屡败,以屯田员外郎致仕。由于仕途不顺,柳永从追求功名慢慢转变为厌倦官场,沉溺于灯红酒绿的都市生活,以毕生之力作词,生活中多重压力和数次打击,反倒使他的艺术天赋,在词创作领域得以充分发挥。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他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并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当我离开上梅乡时,首届上梅乡笋竹文化节的“笋王争霸赛”已经结束,一只重达30多公斤的黄泥冠鲜笋,荣膺“笋王”称号。
历史没有忘记柳永,家乡人民更不会忘记柳永,武夷山市的柳永纪念馆拔地而起,上梅乡白水村柳永故里修葺一新,故乡人民正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张开胸怀,迎接这位一去不复返的游子魂归故里。
刘义萍写于滨江草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