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插图来源腾讯视频截图)
看完电影《舞出我天地》,被小男孩比利对芭蕾舞蹈的热爱所感动,也想为比利父亲对儿子梦想的尊重与支持点赞。
影片《舞出我天地》讲了小男孩比利学芭蕾舞的故事。比利的父亲是英国一名底层矿工,母亲去世了,生活所迫,父亲和哥哥参加了集体罢工,家庭一片窘境。
父亲认为,比利应该像所有传统男子一样学习拳击,比利却爱上了芭蕾舞,瞒着父亲跟着芭蕾舞老师威尔·金森学习芭蕾。
或许是比利与生俱来的舞蹈天分打动了威尔女士,威尔·金森开始专心培养比利,希望比利能够出人头地。
好景不长,比利学芭蕾舞的事东窗事发,父亲勃然大怒,不由分说地阻止了比利学习芭蕾舞。而当时,比利正准备参加伦敦皇家芭蕾学校的甄选。迫于家庭窘境,比利放弃了面试,心里却一直郁郁寡欢。
好在,父亲在一睹比利的舞姿之后,一改“男孩不该学芭蕾”的刻板印象,转而支持比利,最终成就了比利一生。
影片故事简单,却充满温情,最让我动容的,还是父亲态度的转变。
这里我也斗胆谈谈自己对父母角色的理解。父母是孩子最直接的导师,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深远。优秀的父母,才能培养出健全的孩子。
何为优秀的父母?从这部电影里,我想到了以下3点。
01. 善于沟通,尊重孩子的内心
亲子之间,因为隔辈,难免产生代沟。
父母无法理解孩子的想法,戴着有色眼镜看待成长中的孩子,殊不知,在日新月异的大环境下,孩子的思想早已跳出了上一辈人的世界,做父母的如果不能低下头与孩子和解,最终可能酿成悲剧。
为了避免悲剧,父母应及时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当然,每天忙于生计的父母们可能要说,我真的没时间。
我只能说,尽量吧!在孩子成长的前几年里,父母的陪伴会让孩子心智更加成熟,长大后内心也会更加阳光。
真正有爱的父母,不是专制的霸权主义,他们懂得尊重理解,哪怕面对的是一个几岁的孩子。只有尊重孩子的父母,才能赢得孩子的爱与尊重。
02. 因材施教,支持孩子的选择
影片中的父亲原本刻板固执,认为男孩就应该打拳击,却忽略了孩子自身的天赋,非但不支持,还对孩子的兴趣进行打压。这样的父亲,注定会成为孩子的敌人。
成长路上,父母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孩子的热爱,将错失对孩子培养的最佳时机;父母如果明知孩子的梦想,却硬要让孩子实现自己年轻时的梦想,对孩子来说,无异于对孩子的摧残。
人,只有在真正擅长的事情上才能做到极致,父母应该成为孩子梦想的守护人,而非摧残者。
影片中的父亲在目睹比利的舞姿之后,被比利的坚韧所打动,转变态度,开始助力比利完成梦想。因为父亲的理解,比利与父亲之间的冰山开始消融,父子之间的关系也大为改善。
03. 终生学习,陪孩子一起成长
为什么亲子之间会出现代沟,无非是对生活的认知不同。
《少有人走的路1:心智成熟的旅程》中有一句话:“人们的感受和观点起源于过去的经验,却很少意识到经验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则。”
时代不同,文化不同,对生活的认知也将出现偏差,亲子之间的认知差距如果不能及时缩小,就会慢慢演变成无法逾越的代沟。
我出生那会儿,正好赶上计划生育,一家最多两个孩子,工作子弟只生一个。大家都想要儿子,为了延续香火,要是生了女儿,基本上会送给他人。但我们这辈人,把生孩子当成延续香火的人,估计少之又少吧?更别说把孩子送人了。
所以,我们这辈人中,出现了晚婚、丁克,这些行为放在父母眼里,格格不入,甚至大逆不道。
可当父母指着孩子的鼻子大骂时,孩子心里对父母的爱就已经慢慢消失了,这样的亲子关系能好到哪里去?
所以,做父母的不能因为忙于生计而停止学习,整天沉溺于抖音短视频。父母将孩子带来世界,有责任将他抚养成人,这里的“成人”,不单纯指身体的长大,而是心灵的成熟。
遗憾的是,很多父母都尚未“成熟”。
父母是唯一一个不用培训就能上岗的职业。于是,在培养孩子的路上,出现了两类父母。一类父母陪着孩子一同成长,最终成为孩子的榜样;另一类父母因为缺席了孩子的成长,最终成为孩子的敌人,亲子关系冷若冰霜。
当然,或许我根本没有权利对“亲子”话题发表言论。只是有点羡慕电影里的比利,最终拥有了理解他的父母。
恰好最近在看《少有人走的路》,作者斯科特在书中提到了很多青少年心理疾病案例,作者坦言,每一个患心理疾病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
基于此,写下今天这篇观影笔记。愿每个父母都能挑起大梁,走近孩子,成为孩子的朋友,而非凌驾于孩子之上的权威。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