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君权至上,一位帝王要上至圣明,下驭群臣,做到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才能稳固封建君权的统治。可抛开现象看本质后,看似君权至上的封建社会也有约束君权的制度,此制度为谏官。谏官起源春秋,诸侯各国官衔不同,却要求相似—任谏官者需刚正不阿、不畏强权,直言不讳。
秦始皇
秦朝正式确立谏官制度,直至后世,谏官一直不容小觑。谏官从始至终都不是封建社会的开明产物,其本质是统治者用来当作安抚民心、广开言路的遮羞布。
- 谏官是一种生死攸关的官职,庸碌者做谏官,不敢指责,唯恐夷灭三族;耿直者则会惹怒龙颜,株连九族,身处‘天子即王道’的古代,若想平安度日,谏官难免闭眼装瞎。直至“刑不上士大夫”的宋朝,谏官开始成为一种独立的机构,这大概是谏官过得最安闲自得的时代,重文轻武的“祖宗之法”,让知识分子找到了安身立命的挡箭牌,大可侃侃而谈、畅谈古今。
魏征剧照
古往今来“劝谏第一人”,当属魏征,魏大夫恨不得天天揪着唐太宗的小辫子,狠狠地驳斥批斗一番。回顾唐朝时期的繁荣昌盛,唐太宗李世民居功至伟,他以汉文帝为榜样,言行举止均不越线,真正成为从谏如流的贤君典范。魏征能获直言纳谏的美名,很大一部分离不开李世民,若换作刚烈多疑的朱元璋,怕是在劫难逃。明太祖朱元璋格外重视君权威严,
偶然间读《孟子》里的《离娄章》 “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寇仇”时,勃然大怒,当即扬声恶骂:“非臣子所宜言”孟子言论言之有礼,他倡导“礼尚往来”的君臣之道,帝王爱护臣子,臣子必将鞍前马后、肝脑涂地,但帝王对臣子色厉内荏,臣子就没必要臣服皇帝。
朱元璋画像
朱皇帝笃信“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君臣论,皇帝辜负大臣,大臣必须毫无怨言。孟子的君臣言论,让朱皇帝气得七窍生烟,哪怕孟子故去近千年,也要下令民间将孟子的塑像从庙里搬出去,禁止供奉朝拜的祭祀活动。魏征的运气好,他生活在开放包容的唐代,遇上一个能够克制自己、压抑心中怒火的皇帝,毫发无伤不说,还得以列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榜,获得名垂青史的荣誉。
魏征早年曾是瓦岗寨魏王李密的幕僚,后又随同李密归顺唐朝,担任太子冼马一职,负责辅佐李建成处理政事。玄武门之变前的魏征是个不折不扣的太子党成员,整日苦口婆心劝谏太子李建成谨慎提防秦王李世民,他看出屡立奇功的李世民野心勃勃,肯定不会久居人下。玄武门之变发生后,李世民顺利掌控唐朝政权,发起针对太子党和齐王党的大清洗运动,朝中大臣牵连甚广,自然少不了耿直忠厚的魏征。
李世民画像
大概是李世民久闻魏征的名声,特意召见他质问道:“你为什么挑拨我和太子之间的关系?”魏征明知李世民是在明知故问,好在他也不是个爱兜圈子的人,大不了就是慷慨赴死,魏征当即义正言辞地说:“如果太子采用我的意见,就不会落得身首异处的地步了。”魏征的话一针见血,李世民刚刚坐稳帝位,不忍心赐死人才,于是下令留魏征一命,转而由阶下囚晋升为当朝大臣。
- 按理说大难不死的魏征应该会对李世民感恩戴德,但魏征是个实在人,不善言辞的他既没有喜悦之情,也没有过多的庆幸之色,而是踏踏实实地做起贞观之治的螺丝钉。魏征最可贵的地方,就在于敢说真话实话,凡是认为不妥的地方一定要指出来,据理力争一番,不惜屡次顶撞李世民,两人争论不休,非要分出谁对谁错才作罢。
当然魏征冒犯龙颜、触摸逆鳞的事情数不胜数,要么是李世民自我排解,要么是长孙皇后及朝中大臣调解,总之魏先生最终得以安享晚年。魏征病逝后,李世民还留下了著名的“镜子言论”--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逝,朕亡一镜矣。将魏征比喻成映照得失的“人镜”,忍不住恸哭不已。
魏征和李世民是互相成就的,正如千里马和伯乐,韩愈的《马说》指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数百年后还会出一个魏征,却再也碰不到纳谏成习惯的李世民。
参考文献:
《礼记》
《明史》
[唐代] 吴兢 《贞观政要》
[北宋] 司马光 《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