鼹鼠的故事细思极恐,鼹鼠的故事免费完整版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06 12:28:26

重庆金佛山的长吻鼩鼹(何锴、万韬

尽管物种数不多,但是鼹类的生态型却十分丰富,除了地上爬的鼩形鼹和地下打洞的“真鼹”,还有适应半地下生活的鼩鼹、外形酷似水獭的水鼹、以及同时发展出打洞和游泳两种技能的星鼻鼹。鼹类不同生态型的演化路径一直都是进化生物学关注但却悬而未决的问题。

鼹鼠的故事细思极恐,鼹鼠的故事免费完整版(5)

鼹科动物不同生态型,箭头方向表示不同的演化假说

现代分类学之父也在鼹科分类中栽了跟头

传统分类和系统学主要基于形态学特征,但是鼹类外形极端特化,让早年的分类学家十分头疼。卡尔·林奈(Carl Linnaeus)是18世纪最著名的动、植物学家,由于创立了双名法,也被尊称为“现代分类学之父”。林奈在1758年一口气命名了4个鼹科物种,其中三个都被后人纠正。其中之一是欧洲水鼹(Desmana moschata),它跟欧洲鼹长得一点都不像,身躯肥大、尾巴扁平,后足长蹼,善于潜水,林奈将它归入了啮齿目的河狸属(Castor)。直到1777年,这个属名才被改写。

鼹鼠的故事细思极恐,鼹鼠的故事免费完整版(6)

俄罗斯的水鼹(图片来源于网络)

同年,林奈还命名了来自北美的美洲鼹(Scalopus aquaticus)和星鼻鼹(Condylura cristata)。林奈将这两个物种都归入了欧洲常见的鼩鼱属(Sorex)。这两个鼹科物种直到于1803年和1811年才分别拥有了自己的属名。这告诉我们,科学没有绝对权威,科学研究也是不断犯错、纠正的过程。

鼹鼠的故事细思极恐,鼹鼠的故事免费完整版(7)

左图为美洲鼹、右图为星鼻鼹(鼻子特化为22条触须, Ken Catania 摄)

跨越山和大海的北美来客

由于四肢短小且多数在地下生活,鼹类留给人一种很难进行远距离迁徙的错觉。1911年欧菲尔德·托马斯将一种来自甘肃的鼹类命名为甘肃鼹(Scapanulus oweni),奇怪的是它的牙齿排列只在北美的美洲鼹族(Scalopini)中存在。一百多年后,中国科学家证实了甘肃鼹确实是美洲鼹族的成员,形成典型的间断分布。有趣的是,当研究人员将不同来源的证据像拼图游戏一样重新整合后发现美洲鼹族的祖先,先后至少三次“走出北美”,其中至少两次通过“白令海峡”进入我国。更令人惊奇的是,2021年我们在西藏墨脱发现了甘肃鼹的近亲,并将其命名为墨脱鼹。这是欧亚大陆第二个美洲鼹族的现生物种,在墨脱这片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中,隐姓埋名了一千多万年。

鼹鼠的故事细思极恐,鼹鼠的故事免费完整版(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