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成
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
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
阶前梧叶已秋声。
诗君解读:
朱熹能够成为理学宗师,与他日复一日珍惜时间、辛勤学习的品格是分不开的。他在《劝学文》里写道:“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日月逝矣,岁不我延。呜呼老矣,是谁之愆?”可见他寸阴必争的理念是一贯的。这首诗也是讲惜时,正可以做《劝学文》的注脚。
我们常说“摆事实,讲道理”,本诗反过来:先给我们“讲道理”,然后再“摆事实”。一二句就讲了一个道理:少年时代是一生最美好的时代,但却稍纵即逝。人很快就会变老,如果不在少年时代珍惜光阴,把握年华,那么很可能一辈子学无所成。这的确是朴素的道理,但并不见得人人都能体味,朱子苦口婆心地劝谏一番,也是可以理解的。
道理讲完了,接着三四句开始“摆事实”:我们在春天做着春草池塘的美好清梦,还没醒来,转眼秋天就到了,阶前的梧桐树叶已经在秋风中发出萧飒之声了。这两句用极其形象的语言陈述了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并印证着前面两句的道理,一下子就强化了本诗的主题,让人印象特别深刻。
朱熹夫子自道,将自己的人生经验通过诗歌传达出来,既是勉励别人,也是自警。据载,他在临终前三天还在修订《大学章句集注》,可见珍惜时间的习惯,贯彻了他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