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我们一起回顾一部老电影,《青春万岁》。
《青春万岁》是作家王蒙创作于1953年的长篇小说,讲述了1950年代初期,一群天真烂漫的北京女中学生的生活故事。
《青春万岁》1979年版书影
1983年,导演黄蜀芹将这部小说拍摄成电影,任冶湘、张闽、梁彦、秦岭、施天音等演员共同再现了一个洋溢着青春朝气的1950年代的北京的中学校园。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黄蜀芹老师委托给上译厂苏秀老师组建了配音班子,丁建华、程晓桦、童自荣等配音演员的声音和影片演员的表演相得益彰,影片呈现的青春味儿、北京味儿获得了王蒙先生的认可。
影片在一场篝火晚会中拉开帷幕,久久回响的是丁建华的朗诵——
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
让我们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
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
共同经历了生活的风雨和心灵的波折后,女孩子们长大了,她们要毕业了——
这时,片尾打出字幕:
谈起上译厂和《青春万岁》,黄蜀芹老师说:
记得“文革”时期,一切外国影片都停译停放了。可是上世纪70年代,“无产阶级司令部”——中央文革小组要看参考片,这就需要中英文都好的翻译者。上面命令全市抽调人才。我的父亲黄佐临,原上海人艺院长,“文革”中的“反动权威”,就在这个时机从“牛棚”抽调到译制厂去翻译那些“内参片”去了。虽然是廉价使用,但他很快乐。因为在那里,他又享受到一种认真、敬业的专业气氛。当年的译制厂厂长陈叙一先生是他几十年的老朋友,竟仍带头称他为“黄先生”。父亲几次提醒他不要这样称呼,陈叙一依然不改。他们下班回家常常骑着自行车共行一段路。那时期,看到父亲神情放松了许多,我们对译制厂充满了感激之心。
后来,到了80年代中期,我导演了一部电影——王蒙的名著《青春万岁》,反映的是50年代初北京一群女中学生的故事。那时候,多数影片不做同期录音,都是在后期由演员自己来配音的。但此剧演员们多是普通中学生,很难做到“带京味的普通话”这一要求。于是我想到了译制厂,去请求苏秀大姐——我很敬佩的译制片导演。苏秀大姐以极大的热情与责任心接受了这件事。她组织了译制厂最合适的人选,日夜兼程地为影片配了音,力显50年代初期共和国青年们火热的情感。
后来,《青春万岁》原作者王蒙先生看完影片后特别对我说,略带北京味儿的普通话很好。当他知道是上海电影译制厂配音后,说他看过很多外国片是他们配音的,没想到自己的片子也是他们配的,非常贴切。
译制工作“名”与“利”都不沾,但他们几十年来为译制片事业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对各种语言、各类文化的传播、沟通起了大作用。借此机会,再次向苏秀大姐表示感谢,感谢他们为促进各国影像文化的交流作出的努力与贡献。
今天,重看《青春万岁》,我们要致敬的首先就是为艺术奉献了自己的大好青春的这些艺术家们。致敬青春,致敬所有的日子。
青春万岁
作者:王蒙
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
让我们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
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
有那小船上的歌笑,月下校园的欢舞,
细雨蒙蒙里踏青,初雪的早晨行军,
还有热烈的争论,跃动的、温暖的心……
是转眼过去的日子,也是充满遐想的日子,
纷纷的心愿迷离,像春天的雨,
我们有时间,有力量,有燃烧的信念,
我们渴望生活,渴望在天上飞。
是单纯的日子,也是多变的日子,
浩大的世界,样样叫我们好奇,
从来都兴高采烈,从来不淡漠,
眼泪,欢笑,深思,全是第一次。
所有的日子都去吧,都去吧,
在生活中我快乐的向前,
多沉重的担子,我不会发软,
多严峻的战斗,我不会丢脸。
有一天,擦完了枪,擦完了机器,擦完了汗,
我想念你们,招呼你们,
并且怀着骄傲,注视你们!
(来源:中国配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