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特征的作用,意象有哪些主要类型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08 16:39:38

1.塑造环境或背景

通过多个意象组合——意象群,为人物的活动提供背景或环境,这种作用在山水诗、边塞诗中运用较多,如王昌龄《从军行》之“青海长云暗雪山”。

2.塑造意境

它展现给读者的是一幅立体感强的画面,目的是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也只有“临其境”或“入其境”才能感知境界之妙以及作者的情感。

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等

都是意境深远的诗句

3.以景衬境

(在山水诗中运用最多)

如:

以闹景衬静境——“竹喧归浣女”,

以动景衬静境——“莲动下渔舟”,

以暖景衬冷境——“日色冷青松”,

以亮景衬暗境——“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以满景衬空境——“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以物语(或物态)衬心境——“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4.营造氛围

如:《琵琶行<并序>》中的“枫叶荻花秋瑟瑟”句,就营造出与朋友离别时的萧瑟、落寞的氛围。这一作用与“塑造环境或背景”有相似之处,但亦有不同。

5.奠定情感基调

如:柳永《雨霖铃》开头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为全词奠定了凄凉、伤

6.衬托人物节质或性格

这种作用在写物诗中较为普遍,在表达技巧上,常用象征手法比喻修辞

比喻修辞

如:雪、松、竹、梅、鹤、荷、平仲、金风玉露等等,衬托人物品行高洁、性格坚毅、情感纯洁等。

7.以景衬情

诗人用意象颜色的浓淡衬托情意的浓淡,这种方法又往往与谐音双关的表达技巧相关联。

如李白的《春思》中“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句,就是用桑草之“碧”“绿”衬托想思情浓,“丝”“枝”分别与“思”“知”谐音。还有用悲景衬悲情、用乐景衬乐情或用乐景衬悲情,

如:杜甫《登高》一诗,是用悲景衬悲情,而其《绝句·江碧鸟逾白》则是用乐景衬悲情。

8.借景抒情(最常用)

一切景语皆情语。凡诗歌中有描写的景物,大都具有这一作用。要区别于“以景衬情”。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