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食蚊鱼虽然身材娇小,一般只有2-3厘米,最大也不过4厘米长,但是它们却是不折不扣的肉食性鱼类,它们不光是吃孑孓厉害,捕食其他鱼类的鱼卵和幼鱼也十分拿手。当地人更是在食蚊鱼的腹中发现了很多树蛙的蝌蚪,这让本就数量不多的树蛙几乎迎来灭顶之灾。更可怕的是,食蚊鱼吃鱼卵的特性,也就意味着有它在的地方,凡是产卵的鱼都活不了。
在中国,也遇到了相同的问题。
在中国本土水域中,有种跟食蚊鱼极为相似的小型鱼类,名字叫青鳉鱼。青鳉的外形和食蚊鱼非常像,一般人很难分辨出来。
在生物学分类上来看,它们也都属于脊椎动物亚门,辐鳍鱼纲的同类。不同的是,青鱂是卵生,产卵后,需要附着在水草上十多天才可孵化。而食蚊鱼却是胎生,鱼卵在雌鱼体内受精发育,直到长成型后再生出来。这种繁殖方式要比青鳉鱼高级的多,食蚊鱼一生下来就可以自由捕食,而青鳉鱼还是个鱼卵,这就造成了同一水域只要同时存在食蚊鱼和青鳉鱼,那么青鳉鱼一定会被食蚊鱼吃到灭绝。
其实青鳉鱼捕食孑孓的能力也不差,只是在胃口和生存能力上输给了这种外来物种。食蚊鱼耐低温、耐低氧、耐污染,而且繁殖能力非常强,只需30天就可以性成熟繁殖,并且每隔一个月就能产仔一次,一次能产20到40条。
云南的一些渔民反映,在1973年前后,澜沧江江畔的鱼塘中还能经常看到来回游动的青鳉,青鳉鱼还非常的多。但是到了1986年,食蚊鱼大肆入侵,很快就将青鳉“赶尽*绝”,目前景洪地区的野生青鳉已经基本绝迹。
如果说青鳉鱼数量的锐减并不能让食蚊鱼被一棒打死,那么青蒿素的发现,彻底让食蚊鱼失去了价值。1972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就发现了抗疟疾化合物青蒿素,随后其带领团队潜心研究,终于研究出从青蒿类植物中提取青蒿素的方法,并于2015年获得了中国第一个诺贝尔医学奖。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屠呦呦女士无愧于这个名字,注定了她一生要与青蒿结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2000年至2015年期间,全球疟疾发病率下降了37%;疟疾患者的死亡率下降了60%,全球共挽救了620万人生命。
当疟疾不再是威胁,蚊子似乎也没那么可怕了,食蚊鱼的灭蚊光环也就变得暗淡。但是此时的人们也发现,食蚊鱼在很多水域都泛滥成灾了,变得难以控制,食蚊鱼也被彻底拉入黑名单,成为了入侵物种。
后记小时候就在小溪里和水塘里,一群群的小鱼游来游去,它们看起来小小的,捞起来肚子却很大,我们都叫大肚鱼。捞回家没地方养,就放到吃水的水缸里,后来当然少不了挨一顿打。后来长大后,才知道这种鱼叫食蚊鱼。食蚊鱼虽然入侵泛滥,但是由于它都是生活在小片的水域,到处都有,处理起来也就没什么统一的办法。有人说可以吃,但实际情况是,食蚊鱼的大肚子里都是脏东西,如果不处理干净就会非常苦,但是如果处理干净了,食蚊鱼就剩下头了。并且由于它的主要食物是蚊子幼虫,是可能携带疟原虫这种寄生虫的生物,冒然食用也会有感染风险,可能油炸会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