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最出色作品,冯骥才介绍主要作品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09 15:47:45

​

初读此书,是刚来天津定居时,想从书本和现实中,方方面面多了解这座城市,以便能更好地融入这里。

再读此书,是上周日参加南开区妇联主办的“世界读书日”亲子阅读活动时,和孩子一起。

你要问我说的这是哪部作品?它就是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获奖作品,冯骥才先生的代表作——《俗世奇人》。

冯骥才最出色作品,冯骥才介绍主要作品(1)

这是一部被多次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的作品,它文字精炼,半文半白,带有“三言两拍”的笔意,堪称必读经典。

本书极具代表性和地方特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语言诙谐幽默,颇具地方特色

《俗世奇人》以清末民国初,天津的市井生活为背景,写的是俗世中的奇人奇事。

冯老将自己的人生阅历、所见所闻与天津的文化艺术特点融合在一起,移植了天津相声语言的特点,用诙谐幽默和带有节奏性的语言进行叙事,给小说增添了大量的“津味”色彩。

它的“津味”,首先体现在方言上。仅是把“什么”说成“嘛”,就立马有了天津味儿。这个字在文章中被大量使用:比如《神鞭》中的“可是他帽翅上插着那小梳子干嘛用”、“三爷!嘛事?哥儿们来了!”《泥人张》中的:“捏完拿出来一瞧,台上的嘛样,他捏的嘛样”。《认牙》里也有用到:“要说他眼神差,他从不戴镜子,可为嘛记性这么差?也是费猜!”

除此之外,书中似乎还借鉴了相声表演艺术。它的节奏和我们听相声时的感觉几乎是一样的:时急时缓,急的时候忙的你看不过来,听也听不过来,缓的时候又急到你不行,恨不能马上就知道结果。你也总能在故事角色中感受到捧哏,逗哏和各种有意思的包袱。这使我不得不佩服冯老,想必他对相声和心理学也都是有研究的吧?

说到相声效果和天津人夸人的方式,就不得不提张大力的故事。

张大力是天津本地的一名武夫,据说他身强力壮,力大没边,故称大力。

冯骥才最出色作品,冯骥才介绍主要作品(2)

你要问过去的天津人,张大力这人究竟有多大力气,天津人会先考考你什么东西最重,再给你讲个故事:

说到什么东西最重?侯家后卖石材的店铺老板最有发言权,这个故事也得从他家讲起。

话说这家石铺店叫聚合成,当初为了宣传自家石材,那也是花了大价钱做广告的,不过不是在电视上,而是在大门口放了一把死沉死沉的青石大锁。还在锁上刻着一行字:凡举起此锁者赏银百两。

石材店这广告也不是吹的,因为这石锁放在这块好多年,别说举了,就是推,也没人能推动它一下过。

这天,张大力听说有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就想把这对别人难,对他容易的钱给挣了。只见他来到石锁面前,手握锁把,腰一挺劲,大石锁就被他轻易地举到空中。

令人震惊的是,他举着这玩意半天也不肯撒手,直到石材铺的老板伙计全看到后,他才肯放下。

就在大家都羡慕张大力要发财时,没想到这家店的老板却只吆喝他到店里喝茶,却没有给钱的意思,害得张大力那是又急又气。

没想到,老板却不慌不忙地说:我这下面还有一行小字:唯张大力举起来不算。

张大力听后,哈哈大笑离开了。他虽没挣着钱,却得到了最高夸奖,感觉也不错。

你瞧,天津人夸人的方式是不是全国独一份,他们就算不用那张厉害的嘴,也能把人狠狠地夸。

众所周知,天津是一个开放且包容的城市,它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从事各行各业的人,大家的性格秉性,生活习惯,为人处事的方式都迥然不同。

正因为作者是土生土长的天津人,他了解这里,热爱家乡,平时善于观察,勤于收集写作素材,又有极高的文字功底,才能把在生活在这里的,各行各业的奇人奇事,写得如此生动传神。

冯骥才最出色作品,冯骥才介绍主要作品(3)

其二:善用白描手法和对比衬托,将人物描写得活灵活现。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冯老的另一个身份——画家,而且他是先从事作画工作,后来才改行当作家的。

他将绘画技巧用于写作,还在文中搭配自己画的插图,将两种艺术完美结合,让人读起来、看起来都有一种特别的艺术体验。

冯老最擅长的就是:以极简的笔法白描人物,采用对比衬托的方式,仅用三言两语就能带出小人物的传奇故事,令人回味无穷。

下面我们选取其中的几个人物,具体来聊聊:

神鞭

书中我最喜欢的一篇还是《神鞭》,这也是本书的第一篇故事,文章一开头的诗就非常有趣:

古古古古古古古,今今今今今今今,

古非今兮今非古,今亦古兮古亦今;

多向精气神里找,少从口眼鼻上认,

书里书外常碰巧,看罢一笑莫细品。

它与《红楼梦》中的“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有异曲同工之妙。

神鞭何许人也?作者并没有打一开头就告诉你我,而是从皇会(也叫娘娘会,是为庆祝海神天后娘娘生日而举办的迎神赛会)上形形色色的小人物开始写起。

天津卫这个地方自古就是三教九流聚集之地,老人们说这里的“三界、四生、六道、十方”,都攥在娘娘的手心里。当人不尽天职,天不从人愿时,于是就生出一桩皇会上的稀奇古怪事来。

在这次皇会上,起初最招摇的人物出现了:飞来凤。飞来凤最引人注目的是:她弃贱从良,嫁到大户人家当姨太太的特别身份,以及她极奢摆阔的派头。

此篇前面部分,用大量文字做铺垫,让我们了解了飞来凤这个女人。等我们迫不及待想要知道她长啥样时,冯老偏不告诉,而是大写特写服侍她的一位叫胡妈的下人:“头上梳着苏州鬏儿,横竖插满串珠、绒花、纯银的九连环簪子,足登小脚细羊皮靴,青洋绸肥腿裤,月白色大襟褂子绷着四寸宽的花袖箍儿,襟口掖着一条纺绸帕子”。

总之,飞来凤看会,那是相当能折腾。在吃的、穿的、用的、使的等方方面面,都极度铺张,即便是那时的天津八大家,也没她这么大手大脚过。以至于,她看会时,人家都看她。

这样一位女子的风头,居然被一个男人给抢走了,你说气人不气人?

这人不仅长得丑,打扮怪,有一只吓人的眼睛,还跟这个飞来凤有一段不寻常的往事。

这个横插一杠的,就是玻璃花,他来干嘛的?他就是成心来恶心攀上高枝的飞来凤来的。

这玻璃花自称三爷,其实就是个本地混混,虽是本地人,却偏偏喜好洋货,一身装扮土不土、洋不洋的,简直就是个四不像,自己还美得不行。

话说,他这玻璃花眼睛就是当初混社会时被人打伤后留下的痕迹,因此才得了玻璃花这么个绰号,是个非常难缠的主。

眼下,这皇会的风头被玻璃花抢了去,最气人的是:他硬截在估衣街口,害的大家都过不去。

这时,大多数看会的人都忍气吞声,抱着看热闹的态度围观,却偏偏跳出来一个大傻子,非常客气地请求玻璃珠把路让一让。这人看起来平平无奇,中等个子,方面大耳,秤锤鼻子,眯缝着小眼,脸颊上粗粗拉拉净是疙瘩,还带点傻气,穿着一件崭新的蓝布大褂。

这人最特别的地方就是:他头上盘着一条少见的粗黑油亮的大辫子,好像码头绞盘上的大缆绳。三爷玻璃花刚好就看上他这一头辫子了,说话便要上手去抓。

谁知这汉子头上功夫了得,辫子没被扯去,反倒是教训了玻璃花一顿,把他打得蒙头转向,找不着北。

大家见事情闹大了,吓得唿喇散开,由于不知东西南北,反而挤在一起。那汉子也跟着人群离开了。

如果这事情就此结束,顶多就是一场闹剧,可谁让他碰上的是玻璃花呢,这家伙不仅消息灵通,各路朋友也很多。

于是,一场寻找“傻大汉”,并挨个挑战他的好戏就开场了。

打这之后,人们才知道那玩辫子的伙计是担挑儿卖炸豆腐的,人称‘傻二’,后来又给他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神鞭。

冯骥才最出色作品,冯骥才介绍主要作品(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