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这七首剑诗,我愿称李白为“剑仙”,实在太有范了!
作为唐代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人物,李白向来有“诗仙”之称,同时,他又是“酒仙”。
除此之外,李白身上还有一股“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侠气。
自古剑侠不可分,在李白的诗作中,我们看到他头束高冠、腰佩长剑的“诗侠”形象,也看到了他对剑的偏爱。
李白与剑,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无论他小有成就,还是颠沛流离,他的剑都陪他一起经历。
李白在继承中国传统剑文化的同时,又将自己洒脱不羁的个性和慷慨激昂的笔法注入剑中,赋予了“剑”更为深厚、浪漫、奔放的内涵。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李白笔下最经典的七首剑诗,感受“剑仙”李白的万丈豪情!
李白非常钟情剑术。
早年曾拜于匡山大明寺和尚门下学习剑术,青年时期“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而后又“学剑来山东”;成年之后更是“高冠佩雄剑”“腰带横龙泉”。
强烈的建功报国之志和自信豪迈的人格特点,使李白诗中的剑,成为功业梦想的承载物。
在诗歌的世界里,他成为了手持宝剑、叱咤风云的王者:
《古风》(节选)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发白马》(节选)
将军发白马,旌节度黄河。
……
倚剑登燕然,边烽列嵯峨。
萧条万里外,耕作五原多。
一扫清大漠,包虎戢金戈。
诗中描绘了一位英勇无畏的边关将军形象,将军手持倚天长剑,所向披靡,奋勇当先。一把“倚天剑”一扫大漠,剑气所过之处,诗人建功立业的雄心也显露无疑。
酬赠崔五郎中(节选)
海岳尚可倾,吐诺终不移。
是时霜飙寒,逸兴临华池。
起舞拂长剑,四座皆扬眉。
公元734年秋天,李白游洛阳时,初遇崔宗之,两人倾杯执掌,无话不谈,诗酒定交。
李白在这首诗中展现了排山倒海的气势,描绘出了崔五郎中风流不羁的舞剑之姿,军中的苦闷残酷被优雅风流所取代,李太白的积极向上,乐观豪迈,尽显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