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叔和一生中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把《伤寒杂病论》整理成《伤寒论》和《金匮玉函要略方》两书流传后世。正如宋代林亿所说:“仲景之书及今八百余年,不坠于地者,皆王叔和之力也。”
约公元223年的一天,曹魏国的太医令(相当于一国中最高级医院的院长)正对着一堆残缺不全的竹简和帛书不住嗟叹。他轻轻抚摸着竹简上的“伤寒杂病论”几个大字,仿佛抚摸着自己的宝贝。当太医令一年多来,他除了救死扶伤外,大多数时间就是整理恩师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由于当时造纸术还没推广,竹简很容易散失;被称为“方书之祖”的《伤寒杂病论》虽然诞生才几十年,但同样面临这种命运。太医令为了恢复这部旷世奇书的面貌,四处收集老师的旧证,到各地寻找该书的原本,又通过亲朋好友寻求旧医书;资料到位后,他进行细心地整理和修复,历时三年才完成了原书中的“伤寒论”部分。让他伤心的是,原书中的“杂病论”部分分散在各种竹简和帛书中,要完全编纂将是一个很繁琐的工作,这就是他临竹嗟叹的主要原因。
今版《伤寒杂病论》(网络图)
天道酬勤。太医令花了几年时间整理完成关于杂病的理论,并按老师的原意把此书取名为《金匮玉函要略方》。“金匮”意思是重要且珍贵,“要略”意思是简明扼要;从取名中可以知道这本书内容精要,价值珍贵,绝非一般的市井医书。的确,此书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兼有部分外科、妇产科等病证,为世之罕见。后来,《金匮玉函要略方》经北宋医家进一步整理后,命名为《金匮要略》,并流传至今。《金匮玉函要略方》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著,为后世医家处理棘手的医学问题提供了相当大的帮助。
这位太医令就是魏晋之际著名的医学家、医书编纂家王叔和。王叔和一生中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把《伤寒杂病论》整理成《伤寒论》和《金匮玉函要略方》两书流传后世,正如宋代林亿所说:“仲景之书及今八百余年,不坠于地者,皆王叔和之力也。”
名显三国
王叔和名熙,字叔和,以字行世。据后世专家推测(因为史书《三国志》、《晋书》都无其传记,故生平、籍贯都是合理推测),王叔和祖籍高平(今山西省高平市),生于山阳郡高平上寺村(今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他从小勤奋好学,谦虚稳重。三国初期的高平因为地处要冲,所以战争频发,兵祸连绵,民不聊生。王叔和目睹战争和瘟疫带给人民的无尽灾难后,心有不忍,便立志悬壶济世,以解万民之苦。王叔和开始行医时,由于家境贫寒,衣衫破旧,为许多人都瞧不起。可是,他不管世人如何看待,自己默默地治病救人,同时“究研方脉,静意诊切,调识静养之道”(唐代医史学家甘伯宗《名医传》),于是声名渐起。
王叔和年轻时,为避战乱,便千里迢迢投奔荆州的远房亲戚王粲。当时,荆州依长江之险,在州牧刘表的治理下,堪称乱世中的一块净土。在这里,王叔和意外地碰到了多年前的朋友卫汛。卫汛本是河东(今山西省内)人,早年拜张仲景为师,得到真传。王叔和目睹大师行医和著书的风采,深受感染;经卫汛推荐,拜张仲景为师。从此,王、卫二人白天行医,晚上或受恩师指点,或相互切磋医术,进步很快。渐渐地,王叔和的医名传遍荆州。
乱世之中,世外桃源也难得宁静。公元208年,曹操南下攻荆州,王叔和随主公刘琮(刘表之子)投降朝廷。求贤若渴的曹操聘请王叔和为随军医生。王叔和到北方后,一面受命治病救人,一面潜心研究关于切脉的理论,声名渐渐传遍许昌城和洛阳城。由于成绩显著,王叔和先后任魏王府侍医、皇室御医等职;公元222年,魏国建立后,他被任命为国家的太医令,职涯达到顶峰。
编著《脉经》
王叔和其实对太医令这个职务并不感兴趣,他在乎的是太医令可以任意出入王府,也可以借阅历代的著名医典和医书。他夜以继日地阅读医学书籍,长年整理前辈医师的竹简,并以此为乐。他任太医令期间,花了大量时间研究脉学。
脉学在我国起源很早,春秋时代的扁鹊所提出“望、闻、问、切”四大诊断手法中,切的就是脉。由于当时科技落后,人们比较迷信,医生不重视脉学从而导致误诊——这种事情医圣张仲景就在《伤寒杂病论》中屡有记载。基于此,王叔和经过几十年的潜心研究,在吸收扁鹊、华佗等名医所著医学脉诊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终于于公元250年左右完成了我国第一部完整而系统的脉学专著——《脉经》。
王叔和图注难经脉诀 (网络图)
《脉经》10卷98篇,10多万字,记录了诊脉的部位和方法,对24种脉象及其主病作了详尽的描绘阐述,同时根据五脏六腑、阴阳营卫阐述了各种病理的变化。此书集魏晋以前医学之大成,对后世脉学有重要指导意义,也对世界医学的发展有推动作用。王叔和也因此被公认为中华脉祖,并名列鄂东五大名医榜首(另四人为李时珍、庞安时、万密斋、杨济泰)。
值得一提的是,王叔和在养生方面也有一些精辟的见解,这些理论是我国早期对饮食制度养生的最早的较系统的论述。他提出,如要想长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四个问题:饮食不能过杂,切忌贪食多饮;饮食有所禁忌,一年四季饮食要区分开;饮食要因人而异,进食前要有所选择;饮食要去劣节优,即使好食物也不能吃得过量。
晚年王叔和辞官回到襄阳(今湖北省内),在一个美丽如画的小山村结庐而居,济世救人。由于他医德高尚,医术高明,被当地人称为“神医”,找到治病的人络绎不绝。约公元270年,这位编纂“方书之祖”的大功臣,在偏僻的山村溘然而逝,享年80余岁。王叔和的后人把他葬在药王冲(今湖北省麻城市白果镇老爷山上),另一些受其恩惠的村民则在岘山之麓(今湖北省襄樊市城南)建了衣冠冢以作纪念。一代名医虽去,但被乡人们称为“药王坟”的墓茔历经1800年风雨洗礼,至今巍然长存!
注释:
王叔和(201—280年),名熙,汉族,西晋高平(今山西省高平市)人,一说今山东邹城东南人。魏晋之际的著名医学家、医书编纂家。在中医学发展史上,他做出了两大重要贡献,一是整理《伤寒杂病论》,一是著述《脉经》。
名言:伤寒之病,逐日浅深,以施方治。今世人得伤寒,或始不早治,或治不对病,或日数久淹,困乃告医。医又不知次第而治之,则不中病。皆以临时消息制方,无不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