怅惘的标准写法,怅惘的笔顺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11 07:23:01

灞上秋居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马戴, 唐曲阳人,一作华州人,字虞臣。曾与姚合、贾岛、殷尧藩、顾非熊等唱和。所作五律超迈时人。或叹不遇,或写旅愁,或咏风物,“优游不迫,沉著痛快,两不相伤”(《唐才子传》卷七),被称为深得五言律之三昧。

本诗选取小场景描写,主要写闭门寥落的情绪。首句写灞原风雨才停,秋气悲凄。黄昏雨霁,无聊怅望长天,见到雁行不断。明朝有诗所谓“不是关山万里客,那识此声能断肠”,意思差不离。

怅惘的标准写法,怅惘的笔顺(1)

三四句写叶落他乡,独夜寒灯,愈见凄寂之况。这句与“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的手法相似。都是用两层夹写法,则气厚而力透,不但可写客居之感慨,而且前后情景交融,景物即是客身,客身似乎即景物。而且句式都是前二字与后三字都是对仗而互相交错,故此诗质较为浓厚。

第五句写露滴似闻微响,足见其园之空寂。以后三字来衬托前二字的手法。第六句同样手法,则描摹邻近仅有野僧,反衬见其寓所的孤峙。

尾联首句则顺理成章点明所居住地方,一个“久“足见其无奈情感。末句则感叹这其实并非我的本意,只是经年不顺遂,空有素志而无机遇,难道诗人就一定要这样穷困吗?

马戴虽是晚唐诗人,但其五律偶尔有盛唐某些风骨。此诗的中二联手法不可不学,尤其用字结构。

怅惘的标准写法,怅惘的笔顺(2)

书边事 张乔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蕃情如此水,长愿向南流。

张乔,唐池州人。十年不窥园以苦学。懿宗咸通进士。唐末隐居九华山。工诗,风格清雅,与许棠、喻坦之、郑谷等合称十哲。其诗多为五律,境界开朗壮阔。其绝句笔致秀逸,音节优美,犹有中唐格调。

此首五律高视阔步而出,虽一气直书但仍有顿挫回旋,格调相对高峻。前半首主要说正值秋寒绝塞而角声横断之时,征人登戍楼凭眺。近处阴山之麓的明妃香冢,青草依然,春色依旧;而远望则见到白日西沉,云天低尽之处,平野外或许就是甘凉之州吧。这一联相当凝练与雄阔,力沉而气厚,足可撑起全诗。时空交错,历史沧桑,间杂着一种游人怅惘感。句式的结构与写法,可以学习。前后名词,句与句间,交错对仗。

怅惘的标准写法,怅惘的笔顺(3)

五六句笔锋一转,写登楼之客,因为大漠停兵了,才能行人无阻,到这里作出塞壮游。尾联写希望以后的蕃人都能如此,得到中原文化教化而停兵,如同水向南流一样,仰慕中原不再烽火。这句与“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类似,都是诗人的忠爱之思。

张乔本诗,最值得称许的是第二联“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有中前唐气象。可借鉴学习其句法。

怅惘的标准写法,怅惘的笔顺(4)

孤雁 崔涂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

崔涂 唐江南人,字礼山。穷年羁旅,游踪遍巴蜀、吴楚、河南、秦陇等地,故集中诗“多离怨之作”,“写景状怀,往往陶宣肺腑”,“意味俱远”(《唐才子传》)。

本诗通篇都比较写实,赋孤雁之境况。首联两句写雁群全都飞走了,天空只剩下这只独雁一个,怅怅为何?以首句衬出次句,这是借宾定主的手法。先写宾,再引出要表达的主。

三四句转到描摹孤雁所处环境与状态,暮雨苍茫,相呼失侣,将欲寒塘投宿,而孤踪自怯,几度迟徊。这二句都是设身处地的替雁着想,如庄周的以身化蝶,所以入情入理。类似咏鸳鸯的“暂分烟岛犹回首,只渡寒塘亦并飞”替鸳鸯着想,都是妙入毫颠的手法。“相呼失”“欲下迟”虽是虚词运用,但是下字精当而形象。

怅惘的标准写法,怅惘的笔顺(5)

五六句接上联而来,上联写孤身一雁彷徨无助,此联则写相随者惟有渚云关月,反衬出孤身只影的无依。

尾联则点出孤雁的情绪,虽然未必会遇见持工张械的猎人,但因孤独而容易生疑惊惧。客子孤身而畏人,故此诗虽咏雁亦是自喻。此诗的整体手法是赋实而兼自比。

其中三四句乃是整诗灵魂所在,前后勾连气脉。只从句面看来,三句说其失群之缘由,四句则写失群仓皇之态,形象而生动,此联不失佳绝,手法可以借鉴学习。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