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成语,浓缩历史精华;曲径通幽,遇见不一样的“中国”。
《郑伯克段于鄢》是一篇影响深远、写作技巧成熟老到的美文,主要讲述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郑庄公与其亲弟弟共叔段之间为争夺君权而进行的一场残酷斗争。整篇文章人物形象与个性生动鲜明、结构精巧、详略得当、情节跌宕起伏。把郑庄公的“装”、共叔段的“贪”和母亲姜氏的“偏”表现得淋漓尽致。清朝名著《古文观止》将其列为首篇,实在当之无愧。
除了文学艺术成功外,笔者以为,《郑伯克段于鄢》之所以如此引人关注,还在于它提出了一个中国人千百年以来纠结不已的“痛点”,即亲情与国法如何抉择、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矛盾冲突时应当如何处理等问题。
因为,早在2000多年春秋时期,中国人就开始讲究亲疏有别、尊卑有序,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但问题是要求是一回事,遵守是另一回事。面对压力与诱惑,“良心丧于困地”多,咬牙坚守节操者少。
还是以郑庄公的故事为例,当初母亲姜氏生他时难产(寤生),其时又没有剖腹产技术,大概母子俩都从鬼门关走了一遭,因此姜氏对他非常不喜(遂恶之),竟然干脆连乳名都叫成了“寤生”。
再后来,姜氏又有了小儿子共叔段,非常喜欢,以至于三番五次吹枕边风怂恿老公(郑武公)废长立幼,“公弗许”。因为立嫡以长不以贤,这是不成文法。
郑武公去世后,庄公即位。但姜氏并没有纠偏,反倒费尽心机甚至公然违反国家法度的规制,不择手段地为共叔段索要封地。郑庄公心里那是相当地不痛快,但不得不一再让步。共叔段见有母亲撑腰,信心满满,野心膨胀,不断地招兵买马、扩展势力范围,进而计划以母亲为内应,伺机夺取最高权力。但这一切并没有逃过郑庄公警惕的眼睛,而且,在面对手下提醒和劝谏时,郑庄公充分发挥了“装”的本事,一直隐忍不发,直到共叔段自己跳出来造反,才予以迎头痛击之。要说共叔段也确实烂泥巴糊不上墙,一击即溃,逃命了事。
行文至此,《春秋左传》道出了“郑伯克段于鄢”六个字隐藏的丰富含义。“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作战),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
《春秋谷梁传》更进一步解释说:“克者何?能也。何能也?能*也……段失子弟之道矣,贱段而甚郑伯也。何甚乎郑伯?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也。于鄢,远也,犹曰取之其母之怀之云尔,甚之也。然则为郑伯者,宜奈何?缓追逸贼,亲亲之道也。”
大体的意思是说,“郑伯克段于鄢”短短六个字,不仅痛批了共叔段失子弟之道的严重错误,也批评了郑伯处心积虑,不择手段追*亲弟弟的恶毒做派。
这就是“春秋笔法”,而且还出现了我们今天主讲的成语“处心积虑”,这里短短四字就把郑庄公的虚伪、奸诈和凶残揭露无遗。郑庄公之所以受到不留情面的揭露与批判,就在于他所谓的敌人是自己的亲弟弟,他原本有能力避免悲剧的发生,却采取了纵容默许的态度,实际上是对自己的一奶同胞搞引蛇出洞把戏,然后再使以辣手,上演手足相残的悲剧一幕。随后,连姜氏也受到了牵连和惩罚,郑庄公撂下狠话说“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将其赶出了都城。
写到这里,可能有人很不以为然,这就是所谓的“春秋笔法”,就这么几个字,能使乱臣贼子害怕,开玩笑吧?君不见当今个别挑战社会公序良俗的人不但毫无愧色,反倒越臭越香,甚至成了“网红”吗?
我说,这仅仅是暂时现象,并非社会主流,而且公序良俗作为软性约束力量,必定有其无能为力的一面。
还有,这也与随着社会发展,社会评价标准发生了相应变化有关。就像现代人很难理解为什么晏子略使小计,用两个桃子就让三位勇士自*身亡(二桃*三士);明代建文帝被他叔叔朱棣推翻,南京城里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樵夫因此自缢而死;南宋小朝廷崖山覆灭,10万民众追随皇室蹈海而死……假令绝顶聪明的孔老夫子穿越到现在,他也可能弄不明白,个别挑战和践踏了社会起码的规范与道德的人,怎么会有团队拿出重金包装吹捧?甚至在社会舆论的严厉挞伐下,销声匿迹一段时间,稍许避避风头之后,又四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还能获得不少掌声?
国学经典欣赏: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郑伯克段于鄢》